《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里对“人群孤岛” 有这样一段描述:“在全世界浩瀚的贫穷人海之中,散布着一个一个的高科技群岛,在这些群岛里面,是一片安宁、舒适、雅致,科技精英们居住在里面,思考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在群岛之外,则是肮脏、平穷、罪恶、流血争斗、疾病、污染......其中最小的那些岛很可能真是用玻璃罩起来的,岛与岛之间则用高速通讯线路相联,通过这些线路,岛民们可以相隔万里却亲密无间,而近在咫尺的岛外却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用这段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来描述人类社会的断层线问题。我把书中所说的“断层线”大致理解为:由于人类的能力、认知、资源占有等差异,而主动或被动形成的人群分化。这个断层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富人区和平民区在地理区位上的差别,在地图上几乎可以画条线表示出来。还有一种是无形的,就好像“跳广场舞”和“跳街舞”的差异,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但是在认知上具有无形的断层线。
其实这种不同人群的分隔由来已久,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如果特色小镇让这些有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的人聚集在一起,未尝不是好事。这就好像搞电影的住在好莱坞、搞IT的住在硅谷一样,不存在什么问题。其实就算这些人生活在同样的城市,他们的圈子也不一样,交流也很少,几乎和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一样。
但是,另外有一些分隔比较麻烦,就是“阶层分化和固化”。由于某些原因,许多国家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地理上的分隔一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当下阶层的地理分隔尽管存在,但还不严重,除了富豪的私人宅邸、飞机、游轮等你上不去以外,你还是有机会和他进同一家商场,走同一条街道,看同一个风景。
目前很多投资开发的特色小镇都包含高端居住、颐养项目,面向的都是中等偏上的阶层。如果全国上下这样的为少数人服务的特色小镇规模化出现,并且“富人进村,穷人进城”成为一种持续而稳定的趋势,那么这种形成“人群孤岛”的危机就有必要讨论一下了。
因不同喜好而产生的分区,各区域之间是平等的,各区域之间的人是可以相互流动的。但是因阶层产生的分区则是相对封闭的,并且流动的趋势是单向的。这对“输出”的区域来说非常不公平,从心理上这里成为了一个令人想脱离的地方。而且,当社会资源、文化氛围、思维意识固化后,贫穷地区的人口较难改变自身的现状,从而突破进入精英阶层。
反观一下,这不就是现在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吗?可是,现在城市的规模化发展需要人口的不断进入,因此对人群流动没有限制(虽然有时候你没有户口),这与“特色小镇”的情形是不一样的。最高端的“特色小镇”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口来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还发生在城市里,由那些进入不了的人负责,而“特色小镇”只负责高端人群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并且只需要吸纳少部分服务业工作者。精英们可以在“特色小镇”中从事低碳的、收益大的劳动,而其他高碳排放、高污染、收益小的劳动则放在了其他城市或乡镇,但一定不是他们的“特色小镇”。这样就通过生产分工的方式,彻底把人群分隔开来。
虽然现在城市中这种现象已有发生,但是现象发生的尺度是在一个城市之内,而特色小镇的规模化出现,会导致这种分化在空间尺度上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加深隔离,形成“人群孤岛”,也就是阶层分化加剧,引发社会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在制约着这样的现象出现。首先,即使特色小镇在医疗、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上配套齐全,但是类似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不容易移动的,而很多大学都建在城市之中,并对周围的区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是人类部分精英的聚集地,大学还在城市之中,就可以抵御一部分小城镇对精英的吸引。
同样,还有一些大部分资产和生产资料都在城市中的企业,让他们彻底搬出城市也是困难的,而且在互联网还没有特别发达,即还不能什么事情都在互联网上高效低成本地解决的情况下,一些公司集中在城市还是有区位优势的。因此,一部分精英还是会留在城市中。
第三,当特色小镇规模化出现后,可以对解决大城市病起到一定作用,城市资源将相对充裕,生活发生好转,对精英的吸引可以与特色小镇分庭抗礼。
第四,真正出现那种精英全部集中于特色小镇的情况可能还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比如需要足够规模(数量上,面积上)的特色小镇才能完全接纳这部分人群。
可见真正要形成“人群孤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社会正在一天天地发生着阶层分化和固化现象。而目前上马的特色小镇,定位都是主打中高端人群,而忽视了社会公平,不应是只有中高端人群才有机会享受到特色小镇的福利。欧洲的美丽小镇不是仅住着社会的精英,而大多都是普通民众。我们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不能一味只追求为中高端人群服务,虽然他们有更强的购买力和生产力。社会公平关系到社会所有人的命运,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初衷应是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而不是少部分“精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