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村里村外有很多的柳树,没有树龄小的,全是些经年的老树,树皮粗砺地裂开,露出木质部的树干,树干拧扭曲着向上伸挣着,树干底部像一盘大石磨一样,深扎在地上,纹丝不动。这些柳树,随意分布在村子里,有的生长在水岸相界的水塘边,有的就生长在村庄十字路囗正中,有的就生长在生产队牲口棚边,在牛的饮水缸旁当成临时拴牛桩。每一棵柳树都长得气场强大,不偏不倚,成为那一带地儿的标记物。
夏天水塘边的柳树上,总有一群孩子一会儿爬到柳树杈上跳进水里扎猛游泳,一会儿扯些柳条编成草帽,到岸上雄纠纠气昂昴,学做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早早出了家门,等人齐或靠到点出工的大人,光着膀子,坐在路上的柳树阴凉下,边叭嗒着纸烟边谋划着要下地干的活的"男劳力",又瞅闲打趣一下着树下纳鞋底织毛衣的谁家老婆小媳妇们。
后来,到过县城里,看到大河两边沟壑沿上长着排成行的柳树,枝条明明往向长着,半腰却忽地弯了下来,整个丝条划了道优美的弧线垂向了地面,像城里人做的头发,明明用电吹风向上拢了立起一段,却又忽地用梳子弯了个弯儿,折了下来,形成一个造型,所以,看了城里的"倒垂柳",老想起城里人"分梳的头"。当时看到问了家长,才知道别的地方还长着这种与村里模样不一样的柳树。
上小学,声音琅琅读了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到了中学学会了默念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到现在又爱去"风雨半藏烟柳,风光初到桃花。″,"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烟柳闾巷里偏解仄会。
反正,随着身边岁月的来去,那些村里的大柳树越伐越少,境况越来越凄靡,直到现在再也见不到小时候那些浓绿披绽,有气有节的强壮的大柳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