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北某食品仓库将大量积压的过期变质食品,扔置在路边臭烘烘的垃圾场内,出现一些人争相抢捡、边捡边吃、用车辆装运的场景。甚至,有些问题食品竟被菜贩拉到街头早市卖给市民,却并无相关部门加以制止。
一时间,问题食品的再销售问题在社会中引起一阵哗然,令人唏嘘不已。
诚然,有关于食品的处理与生产问题不能单单指向某一个地方。这几乎早已成为了一个在全社会似病毒般蔓延的问题。
然而致使人们能与垃圾场内过期食品接触的导火线在于食品安全背后的制度的缺失、制度管理的盲区,令人们有漏洞可钻,将过期食品的销毁方式变成了人体体内的再次销毁。
若做好过期食品的监管、销毁等相关制度实施,人们也就没有机会去抢捡甚至再销售问题食品。
商家和仓库管理将过期食品扔弃至垃圾场后,便已经完成了责任的转移?
纵观网友评论,竟有人拿自己平时扔弃东西的行为与之相提并论,甚至有一小部分人赞成此种观点。认为自己已经丢弃的东西,经他人之手出问题后,还要自己负责,实属可笑。
然而他们只看到了二者在行为上的一致性,却忽略了二者之间本质上的差别。
主体的变化往往会造成规模、影响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仓库丢弃的大量过期食品在多数人们的眼里就变成了‘美味佳肴’,他们中或是贪图小便宜的商贩,或是生活艰辛的谋生者,或是秉承节俭的老一辈,或是文化程度较低的……
然而不论是何种身份,如果加大对过期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检市场流通中的食品,做好对过期食品及时的销毁工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一些商贩的不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们接触过期食品、危害健康的机会。
而人们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内翻找、捡吃过期食品的背后本质却也离不开人性的贪欲。
并非指露出丑陋嘴脸的极度贪欲,而是每个人心底都藏有的一抹欲念。
也许有人会以老一辈人的节约习性、小孩的懵懂无知、生活的被逼无奈等来反驳此观点,但是细细想来,其实都是在为自己心底的欲念做掩饰罢了。过期食品被倒在臭烘烘的垃圾堆里,内心一定知道食品存在问题,但却依旧哄抢。而用车装运问题食品,通过再销售的方式,牟取利益的商贩们就更不用说了。
每个人都有贪欲,但有时欲念背后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每个人生活的圈子看似狭小,实则到处都是一条又一条错综复杂却又紧密相连的食物链,如同人的脉搏。
人们在抢捡过期食品过程中,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盲目与竞争的心理,而他们将食品进行再一次的传播时,却也在进行问题食品危害的再一次散播,隐形当中让更多的人的健康受到一定的伤害。
“人之初,性本善”。在面对贪欲之时,理智思考一下自身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莫让自己成为他人唾弃之对象。
争抢过期食品反映的不仅仅简单的是一个人们不顾脏乱抢夺食物的现象,背后暴露的更多的是食品安全上的制度缺失、制度盲区以及本质上的人性的欲念问题,不能当作闲谈之物一谈而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