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还是卖女?
——读肖同来《王家三代婚姻史》第15章有感
柏氏嫌六百元彩礼太少,非两千元不嫁女,王再来和接亲的队伍陷入了僵局。我不禁要问:感情重要,还是钱重要?很多人似乎都没有搞明白这个问题,婚姻如果从一开始就和钱扯上了关系,那么这场婚姻就注定是个悲剧!
可如今,很多人嫁女,似乎就是在变相卖女,要看对方家境,要看对方长相,要看对方人品,最主要的一关就是要彩礼。还口口声声说“我辛辛苦苦养闺女二十几年,花费了多少心血和金钱,你就想白白带走,想得挺美?”于是,这种人就在某种程度上把闺女折个好价钱,想以索要彩礼的形式,从女婿身上捞回来养女的本钱。于是,这世间就有很多对苦命鸳鸯,被彩礼这当头一棒打散了。即使不散,也始终难以幸福。
当然,彩礼可以要,但要有个度,不能狮子大开口,以此为难女婿。之前,我在网上看到全国各省市的彩礼排行榜,真的是大吃一惊。越是一线城市以及沿海的繁华城市,彩礼越高。比如上海,彩礼一般要十万,房子要一套。福建、浙江等地彩礼要20万,房子要一套。越是内陆城市或偏贫困的地区,彩礼相对低一点。比如广西、贵州、四川、陕西一些地方,彩礼相对就会少一点。这样看来,彩礼的多少其实也是一种趋势和行情,它取决于人们的腰包和思想观念。
如果丈母娘明事理,人大度,又不缺钱,又看中了这个女婿。那么不管在哪里,彩礼都不会要的太多的。我以前一个同事,是江苏大丰人,家境还不错,媳妇家境也不错。两个人经人介绍认识的,相处下来,双方父母也都比较满意。结婚时,这个朋友给女方家拿了五万彩礼。结婚后,丈母娘又让闺女把钱带回去了。这个丈母娘就想得很明白“年轻人在城市里打拼不容易,买个房还要还房贷,再生个孩子,压力就更大了。我如果要太多彩礼,闺女以后怎么生活呀!”
但不是人人都有个大度又明事理的丈母娘。王再来不幸就摊上了这么一个财迷心窍、尖刻势利的丈母娘。好在王再来的铁哥们彭仁彪急中生智,让王再来到媒人家借钱,才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一阵喧嚣的婚礼宴席过后,一切归于寂静。新婚之夜,王再来却被这前前后后的事情搅扰的再也没有了欲望和冲动。面对妻子田茹兰的故伎重演,他也只是草草了事。按照礼节接丈母娘的事,王再来也毫不在意了。他以为结了婚,就由不得柏氏和田茹兰了,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王老石说“谁愿意守规矩,越守规矩越吃亏。”这个现象其实现在很普遍,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似乎都是这样。越是老实人,越会守规矩,越守规矩,越会吃亏。反而是那些投机取巧,耍奸刁滑的人往往能吃得开。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点类似于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的意味。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有时,规矩似乎成了某些人利用他人的工具。如果一个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那么他就可以改写规矩。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作道德困境,大意是说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困境,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到底是遵守道德还是应该自我满足?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田茹兰婚后,被柏氏逼着在家帮忙秋收。面对王再来的争吵,辩解道,父亲要放羊,母亲十指不沾泥,傻哥哥太懒。从地里吵到家里,见了柏氏,也毫不客气。事情再次陷入僵局。王再来心生悔意。然而,事情走到这一步,谁都有问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感情的事情有的时候很难说清楚。
柏氏的二女儿田茹美未婚先孕,有辱家风,老田不愿送亲。田茹兰想让王再来送亲,王再来借此事又对田茹兰一顿冷嘲热讽。田茹美于是在村里大吵大闹,让王家颜面尽失。
“娶妻娶德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财”,古人诚不我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