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域的多部经典名著。
作者钱佳楠既是资深的IB中文老师,又是作家,她在中文素养课上,以批判性阅读为工具,带领中学生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做整本书的阅读,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学术写作。
在IB课堂和考试中,不再有可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只要你学会清晰地、有逻辑性地、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观点,你就可以得到高分。无疑,这种阅读尽管有难度,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论证能力,也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教育领域广受推崇,也成为中国高考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同时,本书也有助于读者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为家长帮助孩子做整本书阅读提供有价值的范本。
作者简介:
钱佳楠,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创意写作(英语)艺术硕士,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IB中文教师,获第34届台湾时报文学奖。出版有短篇集《人只会老,不会死》、长篇小说《不吃鸡蛋的人》等作品,译有《粉红色旅馆》。现任教于美国爱荷华大学。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击节称赞!从非学术论文的角度重温了一些经典篇目 思维非常可取。为什么不早点知道IB中文教师这个职业 唉
# 跟看书评节目差不多… “读书的真正意义不是“信书”,而是“起疑”。” 文学不应该只是道德评判的工具,只为艺术而已,这个观点很赞。
# 本书是对“IB中文课程”的课程实录式的回溯,本书指出IB课程是一种基于经典文本整体阅读的框架下,追求文本细读、经典意象阐发、文本逻辑关系分析,以及文本核心元素对比的学问,课程的内容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西方经典文学三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材料阅读量巨大。究其学习方法而言,与传统中国教育有别,但其实是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模式,至于细读文本的方法是基于西方的而非中国传统的,可以给人以启发,但本身也是一种误读。究其课程难度与水平,我觉得是在旁听过的王熊daddy的研究生西方文论课程水平之下的,具体的课程路数模仿雷蒙·威廉斯的经典著作《文化与社会》比较严重,其实仔细研读《文化与社会》,再加上一本西方经典文本的精读,收效会比阅读本书收获更为深远。
# 对于喜欢阅读,但未经受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学习,且头大于经典作品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极佳的由浅入深教授阅读赏析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文学训练的视角,不落窠臼,至少在读过之后,让我觉得翻开经典大作未必是一件需要准备充分、抵挡可能会读不通透的严重心理负担的事。虽说这可能是针对中学生高级阅读水平为主的赏析指导书籍,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IB中文的一些学生可能具备中文系大学一年级的阅读水平。不见得写给中学生高级阅读水平者的书就不适宜于成人。总之,给了一些新的视角,得到了启发。书籍的高下不在于是否深奥,深入浅出又富有趣味的作法可能才是最难得的。
贰:
阅读的意义——走出狭小自我,去拥抱更宽广的世界,同时也向既有偏见说“不”时确立自我。
读得越多,越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天才,比如鲁迅的《祥林嫂》与契诃夫的《苦恼》的神似,《孔乙己》与芥川龙之介《毛利先生》的神似,莫言《生死疲劳》对我国传统章回小说框架以及《金瓶梅》与佛教的化用……
值得一提,本书对张爱玲与钱钟书的比喻研究的很有意思,知名学者许子东在《物化苍凉——张爱玲意象技巧初探》中,比较张爱玲和钱锺书的比喻手法和意象营造时,有一个发现,即他们笔下的“喻体与本体(意象与被象征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常常是颠倒的”。
许子东引用的例子也是两位作家反复为人称道的名句,如钱锺书在《围城》里写的:
沈太太的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的谋杀案的线索… …
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袜,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 …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张爱玲的比喻也是俯拾皆是,譬如我们方才分析的《第一炉香》里的摹写:
梁家那白屋子黏黏地融化在白雾里,只看到绿玻璃窗里晃动着灯光,绿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里的冰块。渐渐地冰块也化了水——雾浓了,窗格子里的灯光也消失了。
还有张爱玲长久为人传诵的名言:
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钱锺书的比喻都是把具体的实物比作抽象的事物,用许子东的话来说,是本体、喻体之间的“长途输送”,因而“必须补以逻辑说明,而且本体、喻体常呈现性质类别上的强烈反差”;张爱玲则属“逆向营造”,把抽象的事物或“离叙事主体较远、较虚的风景(乃至想象)”比作眼前的具体实物,喻体伴随着延展的动作,如冰块“化了水”,又如袍子上“爬满了虱子”,从而“发展成充满暗示的丰富意象”。
还有美国霍巴特和威廉姆史密斯学院的克劳迪特·肯佩尔教授在《消退的回声和褪色的回想——谈〈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与公义》中对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爱情的颠覆与结构……让我很惊讶
叁:
这本书一方面给我打开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新视野,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给我心中的一个困惑带来了新的启示:大费周章的解读文学作品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大部分阅读只不过是看热闹,知道一些故事情节然后外带一点个人感悟,真正能够用各种理论去解读的人其实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做既花时间又废脑,当然自己也达不到那个水平,那么阅读的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就不一样,如果说读100本经典能改变人生,这是具有普适性的吗?作为普通的读者来说我们又应该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阅读呢?就像读张爱玲,她的小说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高级的言情小说,虽然也写的是男欢女爱那些事但是带有当时的时代特色和人性流露。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我也产生过于作一样的困惑,但是我没有去进一步思考,将疑问留在心里,所以对于本书产生的阅读感受并不是很好,那么我是否也应该抱着学者的态度去研究这些问题呢?阅读没有统一的行为模式,正如作品没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面对复杂多样的作品存在这多维的解读方法,由此可见阅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一直处在门外还没踏进去过,费脑哦!
肆:
读“刺客列传”一节非常感触,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拜读过《史记·刺客列传》原文,看得云里雾里。
之后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再看书中一节,拍手叫绝。课堂的讨论中心主要放在刺客与委托者(泛称)的关系上,以此线串联起5个故事,几乎所有的展开、引申和引用都是为这条线服务的,该繁即繁,该简即简,导向明确,有条有理,这样的课堂思路实在令我佩服。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