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许昌是一个历史名城,于是便觉得,它应该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可是当我从火车站出来的那一刻,看到杂乱的车站,看到那些电动三轮车,看到清晰度不好的空气,说实话,满心失望,觉得怎么还比不上我们家的小县城呢。可是,这是个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在于:它有很多江南小城才有的园林景观,连我们学习居住的别墅区都有自己的园林景观;有服务细节一流的超市;人文环境浓厚的素食餐厅;还有温和的许昌人。每一个城市都有新旧对比的面貌,原谅我最初“盲人摸象”般的心态。
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去河南,连旅游都把河南给排除了,可是我却是去河南,去许昌正式开启了自己学中医的大门,这就是郭老师说的因为机缘到了。郭老师是个修行者,尽管他食素,经常会跟我讲一些关于儒释道方面的知识,可他却从未要求我们必须要跟他一样做。只是尽量的感化我们,我想所有的大智者都是这样言传身教的。讲《中医基础理论》的赵老师,是个温暖的甜橙一般的姑娘,笑起来的样子充满阳光,总能把复杂的中医课程讲得浅显易懂,教授手法时,真的很温柔呢,我很喜欢她笑,感觉一看到她笑,心里顿时阳光驱散阴霾。冀老师讲《黄帝内经》和《经络》,他是跟我们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老师,因为早上要带着我们做八段锦,晚上给我们解疑答惑,连饭都是吃的一个锅里的。他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最形象的方法把手法难点给我们展示,方便我们一下子就能掌握,还特别幽默。陪我们练手法的张老师不仅要管理我们的生活,诺大的德医堂后勤还得她管着,有时我想,她一定是个逻辑思维很强大的人,不然怎么能一人身兼多职还井井有条,关键是人还貌美年轻。至于高老师是个看起来有点凶但其实很和善的小伙子,而王老师总是笑眯眯的开车接送我们的到来和离去,教授营销学时,马上气场完全改变,怎么形容呢?原谅我找不到词来形容
人,这一生里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时候?我想应该是自己的青春年少时,可是,当我这个进入社会角色已久的人再次回到学校这个单纯的环境时,它带给我的记忆似乎比青春期更加深刻,因为经历了社会打磨后的我重返单纯的校园生活时,更加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更加珍惜与这些脱离了社会外衣的同学相处,我们变得更加真实与活力。
最重要的是还有那群可爱的人呀。
犹记得师姐在我耳边唠叨:“师妹,你好好把自己捯饬捯饬,气色就会好看很多。师妹,你这身体咋这么虚~”
记得我们又要上课又要照顾孩子的喜妹,坚强不失温柔,还有些许多愁善感,是我平时主要的聊天和抱抱对象
记得我们可爱的广鑫兄天天抱着葫芦练手的认真姿态和他临走前夕,我们在门口等他吃饭时,他骑着自行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大喊“笑笑”时意气风发如同少年。
记得初见我们帅气的炳森兄时,他那一脸的高冷表情以及后面化身为居家好男人的亲和,对比如此强烈。还有,给我取了“笑笑”这个名字,我很喜欢,回来后,群里偶尔喊我“笑笑”,顿时倍觉温暖。
记得我们一脸憨厚,长得白净的班长,虽说是我老乡,但我和师姐老说他现在只能算半个湖北人,他也好脾气的笑笑,不生气。因为年长,又身居班长要职,他总是对我们很照顾。还有,我手法一直在班里都属于最不灵活的一个,他也总会不厌其烦的指导我,提出我的缺点,帮我改进。
最最厉害的是我们有两个宝贝李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大李哥是我们的超级大厨师,吃他做的饭,幸福感满满。只要他做饭,我们都一定是吃得饭光,菜光。而且他性格豪爽,很是照顾我们这群比他小的姑娘。小李哥很善良而且理智,每次我们这群人闹腾的时候,他总是清醒的善后,是我们最后的保护神。
每一场相遇都有其意义,这一场相遇让我不仅学到如何把兴趣爱好变成生存技能,还让我认识了这一群良师益友。感恩这一场相遇,感恩无私授业的老师们,感恩照顾我的所有同学们和在背后支持我的家人们,感恩2017年积极向上的自己,希望2018年更加努力,争取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