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放兜里是手机,放桌上就是手雷”
七个人的一场普通聚会,因为玩了一个游戏而变成撕逼大战,虽然过程搞笑但是结局却令人深思——这么形容《来电狂响》似乎是对的,但是却略去了很多。
这部喜剧聚焦了当下人们最熟悉也最离不开的一个工具——手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手机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两者同样迅速。手机从一个通话工具渐渐的变成了相机、音乐播放器、电视机、收音机、钱包。。。。集结了诸多功能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第二生命、分身、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甚至有人大声疾呼:“丢什么都可以,哪怕丢人都行,就是不能丢手机!”人们离手机越来越近。
而另一方面人们离身边的人越来越远。我们始终拿在手里的、盯在眼里的都是手机,连上个厕所都要带着,舍不得放下。聚会时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许久不回家的孩子面对父母还是低头玩手机,就连两口子每天晚上躺在一张床上也是各自玩手机,不愿意看对方哪怕一眼。难怪现在没人提“网瘾”这个词儿了,因为大家都上瘾了,“手机瘾”。
为什么不能丢手机呢?为什么将手机都放在桌上公开电话和信息这么令人不安呢?因为我们将面具戴在脸上,将秘密藏在手机里。我们可能面对领导毕恭毕敬,转身拿起手机就和同事吐槽领导;我们可能面对朋友和颜悦色,转身拿起手机就和其他朋友一起对刚才这个人口诛笔伐;我们还会在家人面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转身拿起手机将朋友圈权限设置为“家人不可见”。。。。我们就这么纠结的活着,纠结的伪装着,纠结的维护着自己那点小心思。
当然还有人将出轨、暧昧等不可告人的秘密藏在手机里,这些隐秘一旦曝光,对于这些人的家庭来讲无异于核爆。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手机就是隐私的最终保护,一旦曝光简直比赤裸的站在街头还要可怕。这样的手机敢放在桌子上供大家参观,电影中的这帮人真敢玩儿。这哪里是玩儿游戏,这是玩儿命。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隔着屏幕看世界,忘记了屏幕上有滤镜、有美颜和P图,还有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算法推送下的“猜你最爱”,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是被“过滤的真实”。而我们也习惯了将内心藏在那个小壳子里,看似保护,实则自我囚禁,故步自封。
抛下手机吧,活动一下酸痛的颈椎和肩膀,抬头做人。用双眼去看世界,用心去感受世界,也许没有屏幕中的世界那么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却贵在真实,贵在可以真实触碰。
适当的和手机保持距离,撤去自己的伪装,真实的活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