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作者: Lucy1024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6:31 被阅读0次

    我们到底要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真的如自己所认为的那么优秀吗?

    我们的决策都是理性的吗?

    为什么我们越在意的,越容易失去?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

    在生活中有很多心理效应,有时候会困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学领域,来一起看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吧。

    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镜中我效应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决定的。就像我们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我的认知也是都是来源于别人的看法。这与一般人会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相反,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举个例子,小说中常常有一个人十恶不赦,仿佛心里住着魔鬼。有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机缘巧合下做了件好事,于是人们就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慢慢的他自己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服务偏见:我很优秀,而你只是运气好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会一边轻易的为自己开脱,一边则欣然的接受成功的赞誉。简单说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好。人们总是喜欢从好的方面看待自己,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做了错事则怨天尤人,归因于外在因素。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这种自我服务偏见,会造成很多人际冲突。在团队合作中人总是感觉自己做了主要贡献,而出了问题的时候,多归因于别人。人们会不自觉的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企业360考核结果中,人们对自己的评分,普遍高于其他同事对自己的评分。

    在描述成功与失败时,有时候主语甚至都会发生变化,例如:

    “我历史考了个A!”

    当成绩不理想时,则是:

    “历史老师竟然给我评了个C?”

    是不是很熟悉?这是一种归因错误,在与他人的沟通中要尽量避免这种基本的归因错误,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沉锚效应:被沉锚带偏的“独立思考”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做决策前,思维往往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就像沉入大海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从而产生先入为主的歪曲认识。之所以成为“沉锚”是因为这个锚点埋于意识深处,很多人甚至都意识不到已经被埋入了锚点,以为自己是独立思考做出的决策,其实已经不知不觉的被先入为主的信息主导了。

    有一个卖三明治的小店,里面一个售货员永远比另一个售货员的营业额高,后来老板就站在柜台边观察,发现每当客户点餐的时候,一个售货员会问:需要加煎蛋吗?客户有说加的,有说不加的,基本上1对1开。而另一个售货员则问:请问要加一个煎蛋还是两个煎蛋?这时候,至少有70%的顾客会下意识的回答“加一个”或者“加两个”,只有30%的顾客说不加煎蛋。这就是典型的沉锚效应的应用。

    思维锚定是人的心理反应,想克服它绝非易事。人们总会不断接收到大量信息,有时候有助于我们思考,有时候可能会形成某种“沉锚”,反而锚定了我们的思维。

    人的大脑很奇特,有时候接收信息越少,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越弱,接收信息量大,大脑反而会高速运转,分辨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沉锚”。

    避免“沉锚”有两个重要的方法:一是彻底无视之前接收到的信息,剔除锚定隐患,但实际做起来很难。二是大量的收集信息,全面分析问题,最后做出理性的判断,把“沉锚”的影响降到最低。

    瓦伦达效应:越在意的,越容易失去

    “瓦伦达效应”得名于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瓦伦达一直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文明,从未出过事故。1978年,73岁的瓦伦达决定,最后一次走钢丝作为告别演出,然后宣布退休。没想到,从未出过差错的瓦伦达,这次出事了:当他仅仅走到钢索中间做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就从数十米的高钢索上摔了下来,当场身亡。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就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在以前的表演中,他只专注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而这次表演中,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反而无法专注事情本身,变得患得患失。如果他不去想走钢丝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

    这之后,这种在巨大心理压力下患得患失的心态被心理学家命名为“瓦伦达心态”,又称“瓦伦达效应”。

    我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但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驾驭得当可化为杀敌利器,反之则可能摧残自身。压力分为有害的不良压力和有益的良性压力:良性压力给人动力,而不良压力会使人感到无助、绝望,甚至引起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反应。瓦伦达效应是一种非理性压力,根源是人们患得患失的心态,不是担心自己不够好努力提升自己,而是反复担心失败后怎么办?

    瓦伦达效应其实就是,因为过度紧张带来的压力,摧毁了长期训练所形成的无意识反应能力。当患得患失心理让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自己正在做的事,连一些基本的动作都要深思熟虑,如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也要去想。最终导致反应变慢,思维也迟钝了。

    库里肖夫效应:眼中的世界,其实就是内心的世界

    库里肖夫效应最早发现一种电影现象中。当时导演为一个演员拍摄了一组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并分别把这些镜头和其他的小短片连接三种组合:

    第一个是演员的特写镜头紧接着一张桌子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第二个是特写镜头后面紧接着一个棺材里躺着的女尸镜头;第三个是特写镜头后面紧接着小女孩玩狗熊玩具的镜头。

    当导演将三种镜头放给不知道拍摄秘密的观众看时,效果非常惊人:观众对演员的表演大家赞赏。他们指出:当演员看着那盘汤时,演员陷入了沉思;看着女尸时,演员的表情又如此悲伤;而看着女孩时,演员更是将轻松愉快表现的十分自然。然而事实上,在拍摄时演员始终毫无表情。

    之所以产生库里肖夫效应,是因为人们将自己的经验投射到镜头中产生了联想,观众所看到的,只是自己联想的心理投射而已。

    早在1886年Coca-Cola进入中国时,无人问津。后来分析原因得知,原来将产品翻译成了“蝌蚪啃蜡”。一听这个名字会不会想到黑乎乎的蝌蚪,即使不知道产品的口味,也都忍不住的排斥与厌恶。

    直到20世纪80年代,Coca-Cola再次进入中国市场时,用了全新的名字“可口可乐”,一下引爆了中国市场。一样的产品,一样的名字,只因为翻译的用字不一样,让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无疑是库里肖夫效应的生动诠释。

    人们从来都不是纯理性的,大量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人们认知世界的结果。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影而已。

    以上内容摘自张文成著作的《墨菲定律》,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预知更加详细的信息和更多案例,请阅原著。

    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on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