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科比去世。那天晚上刷到这条新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他,初中同桌。猜想他一定很伤心,那是他多年的偶像啊。
第一次知道科比这个名字,是看到他课桌上贴的科比海报。海报上,科比的笑容阳光俏皮,身材健硕匀称,充满了性感和狡黠的魅力。接着他给我讲了好多科比的故事。对那些故事一点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他在说起他的时候眼里在发光。
那时候我们就像一个小组,经常一起打闹,互相鼓励。他哭的时候我安慰,我焦虑的时候他帮忙。
还记得他向我发起挑战,看谁读英语更快。我当然不示弱,要知道我可是全班英语最好的学生。可是我输了。输在我虽然要读快,但执着于每个词都要读清楚。而他各种浑水摸鱼,却比我快很多。我自然不服气,可是事先定的规则里并没有说明前提是每个词要读清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也记得我们惹班主任刘老师生气了。我和他商量着组织全班同学向老师道歉。我们和物理老师串通好,把刘老师给引过来。她一进门,我喊起立,全班同学起来敬个礼,对刘老师说“刘老师对不起”。刘老师多欣慰。如果没有他,我大概也没有足够的胆量和信心去组织这样的事情。
高中毕业以后他总是撺掇着好几个同学,约我出去玩。我们一起坐碰碰车,一起爬衡山,一起KTV,一起吃烧烤,可我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和他们好像没什么好聊的。尝试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办法和他们完全打成一片。大概,我更适合和一两个人一起玩吧,那个五个人的小组对我来说太大了,我放不开。又或许,我和他们原本就缺少共同话题。我喜欢说些虚无缥缈的事,他们总是关注当下的吃喝玩乐。
所以就算经常一起玩,我和其他四个人也总是有些疏离。同样的情况在别的好几个小团队都发生过。回想起来,其实有好多人都愿意把我拉近他们的小团体,可我总是更倾向于只和其中一两个人保持密切联系。到后来,彼此的生活差别太大,就索性也没有什么联系了。真是颇为遗憾。
说回同桌,大学的时候他还给我写过信,送过小礼物,还专门在球衣后面写上我的英文名和我们所在班级号。听好朋友们说,他喜欢我,喜欢了好多年。可他从来没有正面告诉过我。直到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子,听说和我们共同的朋友在一起时,还经常开玩笑地表达对我的想念。
这算什么呢?真的很奇怪。我一直想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一直这样不温不火地“蹭我的热度”,却从来没有和我正面交锋过。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一种感情呢。像我这样被动内向的人,又能怎样呢。
这样的故事,大概发生在每一个年轻人小组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