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痛苦本是并存,就像阴影与光明,只有交织才能看到更多的绚丽。可在梵高的身上,痛苦远远大于了快乐,就像一朵罂粟花,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更多的伤害。
梵高一生中的快乐都是零星的,相对的说,他去追求自己心爱的姑娘,去当传教士,回家不停地画画,去巴黎学习,那都是快乐的时候,即使那其中杂含了些许的痛苦,也有着许多艰难与不易 ,常常吃不上饭,常常高烧不停,常常要忍受父母的不理解,常常被人说没有天赋,但那都不是对心的伤害。用中国人的话来讲,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种痛苦是艺术家和一个伟人成长的必经道路,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就像炒菜,偶尔盐放多了,偶尔放少了,那并不是很糟糕,那时候的他,精神状态还很好。他第一次去巴黎我想亦是他快乐的时候,他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他从心底真真切切的领悟到了前所未领悟到的东西,他的画活了起来,更强烈的生命力和灵动感在笔尖踊跃,我想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不知他可否在心里像凯伦海勒一般呐喊着光明,光明!
梵高的一生中,许多的崩溃,许多的抛弃,无数的白眼,无数的不理解。然而,有一个人是他的救赎,我想是他的弟弟。从小他们一起玩耍,长大后,兄弟二人还是互相帮助。梵高想成为艺术家 ,提奥拼命地帮助他实现梦想,甚至自己买下他的画来鼓励他。如果提奥不是每个月给梵高寄钱,这世界上也许少了一个画家,多了一个富商。如果提奥不是时时刻刻支持着自己的哥哥,也许我们看不到星空这幅杰作…
然而,梵高一生都在天才与疯子之间徘徊,痛苦的现实让他37岁就撒手人寰,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亲情上除了弟弟提奥,他几乎感受不到其他的亲情,不知是否是命运弄人,他的生日竟是哥哥的忌日,以至于他一辈子都活在哥哥的阴影下,连名字都是哥哥的,父母对他更多的也是嫌弃,而不是温情。如果父母也是支持他的,如果他还有别的爱他的亲朋好友,我想他最后也不会怀着不想拖累弟弟的心死去。
在友情上,他本来把高更当成无比的好朋友,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把他接过来与自己一同生活,可他们俩在一起就是不停地争吵,梵高就像是一个孩子,高更却已早早地融入现实,老于世故,最终两人分道扬镳,这对别人也许没有什么,可与梵高不一样,他太孤独了,任何一个他认为重要的人的离开,都会让他深受打击,以至于他疯掉割下自己的耳朵,让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有时候就是世事弄人,生前不被理解,死后画作卖出天价,却鲜少有人看懂了那阿尔太阳下的景色中的复杂,热爱与痛苦,错乱与美好……
没有人知道他割下的耳朵里听到了什么,也许是那他一直都无力融入参与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