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课的创始人并不是什么职业规划师,而是两名跨界的设计师——前苹果公司员工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比尔曾经为早期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耐用的铰链。戴夫则研发了苹果电脑的第一款鼠标。经常受邀为硅谷的创意天才们讲解设计理念的他们却发现,自己的理念只能帮助人们做出最有创意的产品,却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于是他们决定把设计思维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来。
“人生设计”就是把设计思维运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一种方式。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发现自己未来想做什么?
本书《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正是撷取了课堂上的精华内容:
人生设计课对于很多人生难题的解答思路与以往全然不同,又因为设计思维在商业上的有效性已经被验证,所以,这些思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绝非泛泛而谈。
设计思维并不是指设计师的思维,它更像是一套开源方法论——设计思维不相信灵感一闪的创新,而是认为创新是一种推导的过程。
举个栗子:
①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
小的时候,他的初心是当一名物理学家。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人都指向他应该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再不济也得是一名物理老师。但是,当他了解了物理系学生的日常状态,认识很多真正研究物理的人,却觉得那样并不是他的最佳选择。
他的物理学的很好,因为老师很喜欢他,他喜欢和别人分享有趣的知识,《相对论》于他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热衷于幻想,而不是研究,甚至还写过几篇科幻小说……他是一个关注概念和关系的人。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初心是物理学家,其实也许他只是喜欢与人分享有趣的理念。而物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渠道,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可以选择。
正如福特所说的,如果你问没有发明汽车前的大众,你想要什么?他们也许会说,“想要一匹飞快的马”(名词)。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你想要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想要更快的抵达”(动词)。在人生设计课里,小时候你有什么目标?采取这样的问法:“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最有能量?”
②当初心从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候,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关切的东西了。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今天最受欢迎的十种工作中,有六种在十年前甚至都不存在。一个基于过去想象的初心,需要用人生设计的思维重新定义,才不至于在人生中做出刻舟求剑的行为。那么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最投入最有能量最快乐呢?
③不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你究竟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呢?
最适合本身就是一个坑,因为最是极端词,而适合是一个动词。随着不断成长,你做成了一件又一件事,能力和资源不断地提升,最适合的答案也在一天天的变化,永远也固定不下来。
再说了,即使你做成了某件事,你就能确定这件事最适合你自己吗?
人生设计的思路是——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可能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可就是逼你进行头脑风暴,想出至少十个选择,不管靠不靠谱。因为一个好点子来自于很多好点子,输入决定输出。
真正好的人生状态是:我发现了很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决定从某个选择开始,先试试看。
④不要“作出决定,坚定推进”,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当你没有真的推进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真的高手懂的花很长时间列出选择,摸清状况,体验感受,找到以后,身心如一,全力以赴的方向;但是大部分人更热衷于尽快动手,以此消解自己的选择焦虑。其实,选择正式设计里的最高价值也是最应该花心思的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前面列出的三个标题的前半句话连在一起:“专注初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做出决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把后面这三句话连在一起,则是人生设计的思路:“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选择,选择一个进行快速尝试,直到成功。”
前者是做人生工程,后者是做人生设计。
做工程的优点是更加稳健,肯定会有阶段性的收获,而且更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更适合人生前期或者是方向清晰的阶段。
人生设计的好处是,做出更加有趣,没有痛苦的决策,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个快乐的创作过程,更加适应变化,更容易活出独特的人生。人生设计更适合希望从头开始或者决心转换人生方向的人。
你喜欢哪一种呢?换一个说法:“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工业品,还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项目,还是一次创造?或者是二者的结合?”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应该了解人生设计,毕竟你的人生自己不设计,又有谁能设计呢?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