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读点心理学5【投稿】——晕轮效应

每天读点心理学5【投稿】——晕轮效应

作者: 文刀亚Jly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8:30 被阅读0次

原理: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老J论:

首先这个理论源于俄国大文豪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根据之前起名定律,怎么不叫“普希金效应”“娜坦丽效应”“美人效应”?

这跟晕轮有啥关系?坐轮船爱晕?

老J认为,这个理论还是挺靠谱的,往小了说,就是“外貌协会定论”,颜值是第一的,其他方面都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有颜便是爹。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屡试不爽。

往大了说,就是感性战胜了理智,头脑发晕一拍定论。但感性有时也是可爱的,从某一方面来说,因为一个光芒万丈的优点而掩盖了其他瑕疵,也算是人性的仁慈。如果我们真的不再晕船了,人人变得理智万分,那么那些努力提升自己内在去忽略不漂亮脸蛋的女孩,岂非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希望?

相关文章

  • 每天读点心理学5【投稿】——晕轮效应

    原理: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

  • 晕轮效应

    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体现了一个心理学效应叫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是...

  • 《形象影响力》学习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现象叫“晕轮效应”,那么,什么是晕轮效应呢? 晕轮效应指的就是在社交场合中,当一个人的外表充...

  • 《换新工作注意事项》

    [大螺丝]得到打卡DAY57/90 心理学的首效效应,轮晕效应。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心理学中有种“晕轮效应”月亮存在月孕的时候。便不能看清月亮的轮,人也是这样。所以“晕轮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

  • 洗脑大师---纪录片网易公开课美国2014年

    5安慰剂效应6服从权威效应7晕轮效应8注意力缺陷效应

  • 小感悟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大家想必都清楚,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

  •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

  • 10个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学会受益终身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包括“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 2019-07-19

    晕轮效应:别被“光环”迷了慧眼。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又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读点心理学5【投稿】——晕轮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y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