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我才真正开始想要认真对待育儿这件事。
在此之前,孩子大多时间都是爷爷奶奶管教,我因为工作原因忽视了很多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问题。
于是,6岁的她常常被老实批评,常常放学回家浑身脏兮兮, 常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渐渐忘记自己还有的优点……
当我越来越发现她的各种坏习惯在不断地挑战我的脾气的时候,我慢慢明白要重视这个问题,趁着年纪还小,一定要让她慢慢变好。
以下是我在生活中积累的23条育儿心得,我想,从习惯养起,总会慢慢变好的。
本期大纲:
✅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情绪习惯
✅相处时的价值感
✅注意生活习惯:
1、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不管在什么时候,不要随便动手动脚。
2、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三心两意就会让孩子失去专注力。
3、不要在暗的地方看书,不要低头写字,一双清晰明亮的眼睛太重要了。
4、要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经常做眼保健操。
5、少吃零食,是保护牙齿,也是保护身体健康。
6、饮食均衡(家长做饭洗碗的时间一般在1小时,不然大部分时间不是育儿,而是和家务纠缠不清)。
7、小孩子一个人刷牙的时候会偷懒,甚至是很随便,家长需要监督刷牙(家长需要5分钟)。
8、睡前沟通:1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要在9点以前睡觉,然后留点时间精进自己,看看育儿书籍,学一些育儿知识)。
9、10岁以前,家长每天早晨的唠嗑很重要。
10、睡前了解天气,准备好第二天上学的所有东西(书包,饭盒,水杯,口罩,衣服,红领巾,鞋子)。
11、一起早起,让孩子学会自己准备书包,一步步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注意学习习惯
1、要求按时完成作业,能独立完成作业(每天1小时,写作业时间太久就是拖拉,或者是坐姿不对,手脚在坐各种小动作)。
2、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每天花30分钟辅导就够了,要尽量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
3、每天课外书阅读时间30分钟。
4、每天提前预习课文10分钟,让孩子养成提前学习的习惯,提前弄懂,少错题,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需要家长的时间:30分钟,偶尔查看完成作业的习惯问题,比如:有没有坐姿不端正,有没有拖拖拉拉,有没有坐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家长剩余的时间精进自己就够了,要明白以身作则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孩子就会不自觉去模仿。)
✅注意情绪
1、关注学校回来后的情绪,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懂她,她才会配合你呀!
2、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包容小错误,用心平气和的态度耐心教导,孩子才会养成稳定的情绪。
✅注意相处时光
1、每天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只需30分钟(培养价值感)。
2、每天一起户外活动,坐亲子游戏(预防近视,培养亲密感,也是童年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3、让她和自己相处(学会独立,并要强调好的行为习惯,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她会忘记自己该干什么)。
4、一起快乐感受生活有趣的事,只需要15分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5、家长可以不刻意管教她,但一定要静悄悄地观察她,发现不对的,用心平气和的话指正,一次就够了。但在如复一日里,要坚持每天去指正。
6、认真听她说话,认真和她对话,她才会用心地讲出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话。
好了,以上是我在生活中总结的育儿经验。育儿不易,那就更加努力,加油!
点个赞,一起为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