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抚仙湖,位于澄江盆地的南端,东经102°57',北纬24°38'。湖的形状象个葫芦,两端大中间小;葫芦底部大头在澄江县境内,占湖面的60%,这部分湖面较宽,湖水也很深。湖的南端横跨江川与华宁两县,这部分湖面较窄,湖水也不太深。葫芦中间细脖子处,东西岸相隔只有3.2公里宽。从北端到南端湖长31.5公里,东到西湖面最宽11.5公里,最窄处3.2公里,平均宽度6.7公里;湖岸线总长90.6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
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约三百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引起一系列断层贮水及石岩熔蚀,造成云南高原上群山之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即那时形成的断层湖。湖面海拔1720米,是云南高原湖泊群中海拔最低的一个。
滇中五湖,抚仙湖居中,
西面距滇池直径只有17公里,水平面相差163米;
南面距杞龍湖直径18公里,水平面相差50米;
与星云湖相距只有2公里,水平面相差1至2米;
东北方距阳宗海27公里,水平面相差80米。
相关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澄江的城是在现在抚仙湖中最深的那个地方,那时还没有湖,是块平坦的坝子,后来因为蚊龙和仙人决斗,把澄江城的地柱撞倒了,澄江城就陷落下去,成了一片汪洋。当城即将陷落时,曾有仙人指点,告诉一家老夫妇说,只要看见县衙门前的石狮子眼睛发红,
就要赶快跑,否则就要耍水晶宫了。老俩口半信半疑,就留心观察石狮子。一天中午,果然看见石狮子眼睛发红,老俩口急忙赶着家里唯一值钱的那头老母猪就跑,才跑出城,身后就传来排山倒海的潮水声,回头看,城已不见了,只见一片汪洋,潮水向他们紧追而来,老俩口吓得没命的奔逃,足足跑了一个时辰,实在跑不动了,老俩口想坐下来歇歇气再跑。就在他们坐下来的时候,潮水已追到了他们面前。老俩口等着挨水淹,反正跑也跑不动了,淹死就算了。说也奇怪,潮水淹到他们面前,就再也没有往上涨,到此为止。老俩口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后来这里成了一个村,这个村就叫镇海营。原来,老俩口赶的那头猪,是“定海神猪”,猪跑到哪里,海水就到哪里。如今抚仙湖北岸有一个村仍叫镇海营,据说就是那时留下的名字。
澄江城陷落后,城没有了,成了一片汪洋,便有了澄江海。遇上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在尖山附近的海域,有时还会看见深水中隐隐约约的城墙牙呢。抚仙湖最早的名字叫“大池”。后来又叫罗伽湖。
为什么会叫抚仙湖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石、肖二仙,他们仰慕抚仙湖的美丽,结伴前来游览。当他们来到抚仙湖边时,被这美丽的湖光山色迷住了,湖水清澈碧蓝,岸边沙滩洁净,周围青山环绕,林木苍翠。天堂虽好,哪如这人间美景让人迷醉。二位大仙每天时而畅游湖中,时而卧于沙滩,十分悠闲自在。神仙虽好,都是清冷孤寂,不如这人间温暖自在。
他们迷恋凡间美景,忘了返回天宫,久而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一座抚仙石立于湖畔。抚仙湖因此而得名。《澄江府志》中对抚仙湖早有这样的记载:“东南诸山岩缨鳞间,中有石、肖二仙比肩搭手而立,扁舟遥望,若隐若见。旧传仙人慕湖山清胜,因留其迹,故以名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