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规律。
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兴趣班,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童年回忆!
第二点:教导孩子主动关怀他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帮助获得的快乐,
了解自己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意义!
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一起捐给儿童福利院,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第三点:鼓励她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共享单车、散步等等
多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她变得更开朗。
亲子间的互动,可以适度缓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
拥有正面的自爱自强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第四点:微笑每一天,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互相开玩笑,让生活变得有乐趣。
节假日陪孩子一起看看喜剧,看看电影。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能加强未来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更加乐观的去面对!
第五点: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不易生病。也能让孩子的情绪稳定。
不论是早餐或者夜宵,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
低脂(多蔬菜)、低糖(少膨化)
新鲜(多水果)、均衡(合理搭)的饮食!
第六点: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关心。
不是只用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倾诉。
耐心听孩子说完,不要中途打断。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
陪伴孩子的时间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现在就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第七点:培养孩子的独立
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克服依赖性。
孩子是好奇好动的,一般都愿意参加活动。
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家长尽量不插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
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就会果断地去做。开始会出一些问题,但经过几次锻炼,他们会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第八点:以身作则
父母本身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自己的言行举止上要注意规范,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一切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品格。
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也要乐于承担照顾老人的重担,平时没事的时候,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帮老人做些家务,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
这样一天天积累,孩子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也会渐渐的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好习惯。习惯是靠培养的,良好环境是孩子最好学习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