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大春考招70人,如何从105个面试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上大春考招70人,如何从105个面试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作者: 昂立张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4:15 被阅读0次

后天就要出校测分数线了,大家心里是不是很忐忑呢?脑子里总是在担心这些问题:

高校到底是如何划定校测线的呢?

分数比校测线高出很多,是不是录取就“稳了”?

压线进校测,前面优秀者众多,难道我要“凉凉”?

会有多少个同学和我一起入围,又要和我一起竞争几个名额呢?

……

今天申老师就将围绕春考校测,为大家答疑解惑。

春考校测线是如何确定的?

考生们填报志愿后,高校将从填报本校专业的同学里,根据自己原定招生计划,按照一定比例确定面试人员,通常最后一名入围学生的成绩即为面试入围线

举例来说:

上海大学2019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春考计划招生30人,19年上大面试入围比为1:1.5,也就是说学校将报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生的统一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第45名同学的成绩即为今年上大该专业的校测入围线。

面试入围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面试入围的难度。大部分高校的面试入围比都在1:2左右,而有些民办高校甚至高达1:3。而春考中的一些热门学校,比如上大,则基本是按1:1.5来确定面试名单的。

显然,当两所学校层次相近时,面试入围比越大意味着进入面试的机会越大。面试成绩占最终总分的1/4,只要进了面试,一切都还有机会。

什么叫候补资格?候补有多大概率被录取呢?

以上信息来源于2019年各校春考招生简章,以供参考。

由于春考的两个志愿是平等志愿,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个同学参加了两场面试并同时被预录取的情况,而他只能选择其一,另一个专业则可能会招不满人。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春考各高校在校测之后,都会公布预录取名单和候补录取名单。如果预录取的学生中有人放弃,则从候补名单中依次补录。

还以上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2019年计划招30人,候补比例30%,也就是说会有9人列上候补名单,如果前30人中有人放弃预录取,就从确认候补录取的人里依次排序录取。

候补资格比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面试后最终被录取的可能性。除上大外,今年大多数学校候补资格比高达50%,如果其面试入围比是1:2的话,相当于3/4的同学至少能上个候补录取名单,这一概率是比较大了。

当然,上了候补名单并不代表一定能被预录,主要还是取决于前面同学的选择情况。从往年情况来看,如果能在候补名单上排列前几名,最终被录取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春考校测怎么考?考什么?

春考校测,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也有个谈面试的;有中文面试,也有英文面试的;有要求实践动手操作的,也有要求表演才艺的;有考阅读和作文的,也有考素描和闻香的……春考招生的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各校的校测也是方式各异。

以上信息来源于2019年各校春考校测方案。

根据往年各院校的招生要求,我们将专业进行分类,面试的考察标准主要基于专业学习素养的考核,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理工科型、语言表达型、才艺型、天赋型、综合型

理工科型:在院校自主测试考核中比较注重理工科思维或者能力方面的考察。比如上大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二工大的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类专业等;

语言表达型:这些专业相关就业要求高人际沟通能力,个别学校对英语有明显倾向。比如工技大的旅游管理(邮轮经济)专业;二工大的酒店管理专业等;

才艺型:这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才艺,这就需要有一定功底的学生才能报考了。比如上戏的表演(戏剧影视)专业;上师大的学前教育专业等;

天赋型:该专业比较特别,对嗅觉要求较高。比如应技大的香料香精专业;

综合型:考核方向较全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倾向。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作业治疗专业等。

不同的院校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考察的手段不同,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同。

自我介绍时如何在面试中突出自己的个人特质,并且将自身特质与院校招生专业相匹配?

无领导小组面试第一个发言该如何组织思维与语言?最后一个发言又该说些什么才能与别人不同?

本文仅针对上海地区考生,由“申学家长会”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大春考招70人,如何从105个面试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b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