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不少网友都收到了今日头条的弹窗推送,题目是《新华网: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放手》的新闻。结合儿童节的热点,文章大篇幅地针对腾讯的游戏问题进行了批判,并呼吁更强的整治措施,让腾讯及其他游戏厂商“有所收敛”。
值得关注的是,这篇文章让人关注的焦点,不在于其提出了建设性的理论和方向,而是有人注意到——这是一篇没有作者署名、也没有责编的文章。
(图片1:当平台成为今日头条的武器)
更有好事网友进一步发现,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既没有直接点名腾讯,也不是新华社官方发布,而在发出后短短一个小时内,今日头条通过转载、修改标题和大面积推送,迅速引燃了舆论,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开始出现了“新华网批腾讯”的热搜话题。
(图片2:微博热搜)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今日头条和腾讯两家内容分发平台近来逐渐升温的竞争事态,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一次今日头条居然率先将自家产品投入了舆论方向的争夺战中:抓取不署名文章——修改成更具针对性的标题——大范围推送至用户——4小时评论破2万……今日头条正在向人们展示它在操纵舆论和公众情绪方面的强大能力。
(配图3:文章评论截图)
也许这样比喻更加贴切:假设微信团队或者“微博小秘书”向全体用户弹窗推送一篇带有攻击性的文章,微信或微博平台还属于用户吗?如果这种方式从此成为惯例,谁来保证舆论环境的纯净?
而当平台开始操纵它想要给用户看到的内容,这里的用户又将面临怎么样的结果?他们的情绪将被平台左右:他们自以为是看见了事实而愤怒,实际上是因为平台想让他们愤怒;他们自以为是扩散了真相而转发,实际上是因为平台想让他们转发;他们自以为是支持了真理而评论,实际上变成了平台的车前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