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太太带小朋友去奥莱,准备去上面的游乐场玩。没想到赶巧碰上5.20,在一楼大厅偶遇一幕求婚,现场当时人不多,因此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听的特别的清楚。于是就随手拍了下来,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小伙子在大夏天穿着厚厚的卡通衣服,估计在这里也恭候多时了,满头大汗,正半跪在地,同时掏出钻戒向女生大喊:“XXX,嫁给我吧!”,只见对面的女主角昂首挺胸地俯视着小伙子大声说道:“不行!”眼神流露出一种轻蔑和不屑,小伙子重复着请求,女生也同样重复着拒绝。这是个多么尴尬的场面啊,但旁边的人却看得很高兴,朋友们准备的鲜花还没派上用场,摄像的哥们已经笑得不行。远处的吃瓜群众也看热闹看得很开心,好像过节一样。
这样一幕在我看来非常的讽刺和滑稽,当事人是怎么样的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周围人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狂欢。人们喜欢看求婚的场面,大多是源自对电影里浪漫瞬间的渴求,对一种把抽象的事物具象化的震撼,哪怕这种具象化的瞬间是一种假象也无所谓,人们都希望看到两个人从平淡普通的关系,一跃成为可以终生陪伴的对象,由此产生的那种仪式感,让人非常向往。因此,人们喜欢求婚,或者喜欢看求婚,大多不是本身当事人需要这么个浪漫的瞬间,而是对于这样一种虚幻的仪式感的渴望。
我赞成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而且觉得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仪式感。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如果很多仪式感都没有了的话,那我们可能会对我们是否真正的活着而产生怀疑,对过往的岁月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这种仪式感不在乎表面的形式,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去盲目的随大流,因为仪式感不是形式感。关键在于走心,而不在与形式,走心之举对方都能感受得到,敷衍之举也许当下会本能的触动,但是时间久了总会淡忘。
求婚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应该是属于双方的仪式感,不用再额外加上周围的人,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夹杂上陌生人给予的舆论压力,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和逼迫的表现。所以我当年的时候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找一个公共场合,制造一个偶遇惊喜,再拉一票朋友,打一个横幅,来个大惊喜等等。我认为这只是两个人的事,不需要夹杂人为的精彩和难忘,两个人的一生,如果认真的体会,波澜壮阔充斥在每一天的平凡举动里。我不需要刻意制造浪漫,我更在意普通生活里发现的不平凡——我为自己代言!(哈哈,瓜了~)
人年龄越大可能越会在意一些本质的东西,对于婚姻,我不羡慕那些浪漫的誓言,也不羡慕那些甜蜜的瞬间,我只在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