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二)

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二)

作者: 清浅的水 | 来源:发表于2019-12-20 21:22 被阅读0次
宗敬、荣德生俩兄弟被誉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但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严重破坏,荣宗敬看到一手创办的事业毁于一旦,伤心过度不久去世。建国后,荣德生把企业留给了新中国,包括现在的无锡机床厂。他本人被推选为第一届政协委员。 爱国华侨、民族企业家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他满怀爱国热情却受到广东南海知县的阻挠,他将工厂迁到澳门,三年后才又重新回到南海经营。 张謇被誉为“状元资本家”,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古代的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他很有见识,主张实业救国,在南通开设大生纱厂。据人们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不愿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打开,开动机器,让当地农民随便来看。村中的孩子对飞转的机器十分好奇,胆子大的还动手操作。干满七天的孩子还领到几串钱,农民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报名。 这是什么?忘了 奉天造币局,清光绪22年即1896年创建,当时叫奉天机器局,后改为奉天制造银元总局、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专门制造银元和铜元。现在叫沈阳造币厂,在大东区大东路,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造币厂,这里生产1元、1角硬币和各种纪念币。 德国产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前叉装有一个“摩擦发电机”,可与轮胎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接触时依靠轮胎转动发电,电压2v左右,带有一个前照灯和灯铃。 美国1940年左右生产的手摇缝纫机,各部件保存得非常完好。缝纫机机身是铸铁的,身上标有字母,还有精美的花纹,很漂亮。像这种手摇式的缝纫机现在很少见了,所以它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文化价值都非常高。  手摇缝纫机之后是脚踏缝纫机,脚踏缝纫机解放了右手。 切纸机 手动除尘器 调压变压器 变压器 新中国刚诞生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是木制的。国家把铸造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后来更名沈阳第一机床厂)。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从模具制作到最后浇铸,都有相当的难度。要浇铸出纹理清晰,凸凹有序,麦稻穗饱满的国徽,就要有十分精密的模具。而且国徽是铜铝合金的,两种金属的溶点不一样,火候难以掌握。焦百顺和他的伙伴们凭着精湛过硬的技艺,成功地铸造出了国徽。1951年5月1日,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上,至今已有60年。 红旗系列是我国最重要的防空导弹系列。从最初的红旗1号、2号、3号,发展到新型红旗15、红旗17、红旗18等,涵盖了中远程、中高空、近程超低空的火力范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担负着中国防空的重任。 60年代中后期,苏美研制出了更高性能侦察机,红旗2号导弹就力不从心了。中央军委决定研制 “红旗”3号防空导弹。红旗二号从此淡出历史舞台,成为“昨天的秘密”。 这是一台文革期间,沈阳锅炉厂生产的弯管机,刻有“抓革命,保生产”的标语,时代的印记十分鲜明 1958年,我国第一辆轿车——东风牌轿车诞生。 。当时国内只有几台中小型水压机,大型锻件只能依赖进口。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建议制造万吨水压机。万吨水压机的建成,为国家电力、冶金、化学、机械和国防工业等部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4.10.16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苏联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4年,苏美加紧对中国军事威胁,中央决定开发建设“西部”,开展“三线”建设,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以备战为中心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共投入2052亿元,安排了1100个项目,对后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 从东北到贵州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到3年的时候,这颗氢弹腾起的巨大蘑菇云再次震惊了世界,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中心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fw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