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你还过得好吗?现在的你是十年前想要成为的样子吗?无意中翻到一本书,名字很吸引人:《向上生长》,在如此内卷的时代,谁不想抓住机会向上生长呢。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普通人向上生长可以借鉴的5个观点。
观点1: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8793/adb308f88c162d25.jpg)
有个定律叫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个定律,以至于在哪里都存在。它的本质是熵增原理,说的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比如一个炉子不添加柴火,人不吃饭,绿洲没有雨水,系统会迅速坍塌,最后会变成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灰烬,死亡,沙漠。所有的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熄灭”或者“圆寂”的方向发展。
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最终都要走向灭亡。但如何灭亡,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可以选择顺流而下,浑浑噩噩而死,也可以选择逆流而上,朝气蓬勃而死。保持学习的能力,坚持学习的计划,让自己成为一个价值不断增长的人,慢慢你就会变成一个厉害的人。只有足够的量变才能达到质变,但往往大部人都倒在了质变的前夕。如果人生比较迷茫,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论,那就用笨办法,记住两条法则:1,重复就是力量;2,数量堆死质量。
观点2:看清财富的本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8793/d13a103c64c599a3.jpg)
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但你不需要跟那20%的人竞争。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认识到我们的“资源边界”的局限性,放弃所谓的“天赋论”,踏实打好基本功。不搞自我封闭,去努力向外扩展。巴里施瓦茨的《选择的悖论》中提到: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得抑郁症。
《贫穷的本质》告诫我们贫穷的陷阱就是不切实际的奢侈消费,穷人不但不擅长赚钱,反而擅长浪费钱。我们应该坚守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良好品德,避免我们掉入入不敷出的网贷囚牢中。一个人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才能改变困境,同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出自怨自艾的抱怨状态,保持乐观。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比悲观蒙蔽双眼更郁闷的事了,乐观会带来财富,悲观会带来灰暗。你只有坚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你才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折腾。
观点3:正确认识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8793/c86aa3b1245b54e3.jpg)
如果你想学什么东西,当你选择学习你已经比较了解的,那么你就是待在舒适区,但是你如果真的想进步、提升自己,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稍微比现在懂得东西复杂一点点的地方训练,也就是“训练区”,而不是直接跑到挑战区去,因为挑战区难度实在太大。挑战难度大,你就难免受挫,受挫次数多了,你就难以坚持下去。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有助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如果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并且能够接受这一点,日拱一卒,慢慢来,坚持下去。考虑到绝大部分人遇到困难很快就会放弃的缘故,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少数几个没出局的人,必定能够取得成绩。
观点4:积极才是硬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8793/ccf47b81a844267b.jpg)
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基本都是主动在找虐,就跟每一个“社会人”一样,去做那些有用但是让人不太爽的事。如果把这个观念反过来,就是堕落之路,什么时候都随心所欲,去做哪些内心深处喜欢的事,而这类事都没什么用,时间就这样溜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开始不小心接触到某些项目之后开始做的,没想到竟然慢慢做起来了。反而是计划好然后投入巨资开始要做的事,往往因为前提投入太大,没等盈利就把血流尽了。最好做低试错成本的事,要多做而且早做。总之不要怕,想去做什么就去干,动起来,是跟僵尸、病毒斗争的最好办法,焦虑点也没什么。再过一些年,大家就会发现现在真是动手的好时候,种下一棵树,最好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观点5:顺势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8793/2f8b3214b919fe3c.jpg)
现在虽然是经济寒冬,但也不要过于悲观,危机中也许孕育着新的机会。人类历史上关键的技术,比如炸药、钢铁,以及后来的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太空计划,起初都是为了服务战争而研发的,烧了一堆钱研发出来后,各种想搞垮对方,等发现都搞不垮对方,大家也就打疲了。日子还得照常过,于是把各种武器用于生产:炸药可以穿山修隧道,钢铁可以架桥,原子能可以高核电站,互联网可以卖商品。
经济危机也许是经济周期必然出现的一个规律,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资金,不盲目投资。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寻求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更新的主动变化去应对未来环境的未知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