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

作者: 传说中的死神 | 来源:发表于2016-09-04 14:47 被阅读41次

几个月前看到《北京折叠》这部小说的介绍,很感兴趣,于是把它放在了备看书单里,然后就忘了。直到前不久知道这部小说获得雨果奖,才又一次提醒了我,于是用了一天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把小说看完了。
小说里的北京被划分为三个空间,每个空间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通过城市地面与建筑的折叠,三个空间进行转换,不同空间还被分配了不同的生存时间,每48小时为一个周期,第一空间被分配24小时,这个空间的人都是大企业家和政要,他们挣钱最多物价也最高,并且整个社会主要由第一空间的阶层来控制,各个空间之间进行转换的操作也由他们来完成;第二空间16小时,这个空间是知识分子和白领;第三空间8小时,基本上没有白天,这个空间人最多,大多数是垃圾工和小商贩,挣钱少,物价便宜,但是孩子们上幼儿园的钱却高的很。各个空间之间的人一般是无法接触的,通过官方渠道到其他空间有很多条件限制,特别是第三空间想去上面的空间是很难的。主人公就是第三空间的一名垃圾工,一次偶然机会他经历了一次空间的穿越,冒着风险为第二和第三空间的人送信挣钱,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收养的小孩能够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在48小时内,他在每个空间都经历了一番,最后又回到自己的空间,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以后孩子能够快乐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生活。
读完小说最大的感觉就是很不像科幻小说,根本就是对现实的反应嘛。总体来说心理感受不太好,有点沉重。对于社会现实我们也无力改变,只有希望未来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吧,不要真的变成小说里那个样子。而我们每个人呢,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了,还是好好努力学习和生活吧。

相关文章

  • 折叠了的北京,疼吗?

    █文/叁未 北京,折叠。 那样的北京,疼么? 夹在期间的人们,疼么? 看完《北京折叠》 似乎有了答案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折叠社会

    读完了之前遗留了一半的《北京折叠》。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其实《北京折叠》的脑洞开的并不大,甚至还不够《天才,疯子》的...

  • 北京折叠

    我想也许背景折叠所描绘的是一种时代的落寞吧,在改革开放经理40年,在这个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的后面,在闪光灯聚焦不...

  • 北京折叠

    听说不少人读了无感,必须中年人读起来才有感觉吧…… 都是中年人在这个变幻世界里的酸楚:排队上幼儿园、花钱买学位、人...

  •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

    篇幅不大,意蕴却深远。北京折叠,雨果短篇小说奖。 小说里的世界分为三个空间,48小时的轮回。第一空间有五百万人,生...

  • 《北京折叠》

    写在前面 读书的时候养成了两个习惯: 如果看到作者的书写得好会去把作者的书都看个遍,算是和作者有个深入交流了。 如...

  • 《北京折叠》

    晚上敷着面膜,看完了豆瓣免费赠送的这部短篇小说,结局戛然而止,完全不同于以往看的科幻小说或者电影。 作者把北京划分...

  • 北京折叠

    三层空间 时空分配成三个区间,大地的一面好似第一空间,500万人口,生存时间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接着进行空...

  • 《北京折叠》

    我比预想中要更快的读完《北京折叠》这部小说,或许是因为它获奖的时候我浏览过太多的相关书评。 甚至于不用再去读这本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折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kk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