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生活感悟。
乔治·奥威尔:《1984》。
“财富一旦普及,它就不分彼此,没有疑问,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从个人和奢侈品来说,财富是平均分配的,而权力仍留在少数特权阶层人物的手中。但是实际上这种社会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因为,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生活保障,原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大多数人都会学习文化,就会独立思考;他们一旦做到这一点,迟早就会认识到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没有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
——乔治·奥威尔
/写在前面/
朋友问我,看过《1984》,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是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我被它彻底击垮了,彻底击垮了。
从书的第三部分,主人公与奥布莱恩的漫长的对话开始,就无法控制,眼泪不断掉下来、流出来、涌出来,无法克制想要颤抖,无法克制想要揪住一个人告诉他,我有多么恐惧、多么害怕、多么无助、多么惭愧。
“它让我觉得恐惧,害怕,无助,让我没办法就会有眼泪出来,不是出于悲伤,不是出于情感,而是出于本能。
这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政治学家或者社会学家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合上书的那一刻,自己心中那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自己的体会,哪怕再重复,毕竟也是自己经历过的。
这是一种奇妙又难得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被一股巨大又庞杂的情绪充斥,一时间想到书里那些“新词”,想到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想到那些没有发生却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想到作者的一语成谶,想到自己的定位,想到微博时代的1984。
它们都真实的可怕。
01.
在《1984》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极权的社会,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屏”控制人们的行为,整个社会就像一座监狱。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来自百度百科
生活在大洋国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原本具有独立思想,却不幸被“思想警察”奥布莱恩抓获,接受了残酷的洗脑,并最终相信了二加二等于五,彻底地臣服于独裁者老大哥。
最终如温斯顿自己所言“思想罪并不导致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坚持着独立思想的温斯顿必死无疑,放弃了独立思想的温斯顿却无异于行尸走肉。
全书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借主人公——一名真理部小公务员——温斯顿之眼勾勒了1984年的世界。
巨大的横幅,巨大的招贴画;招贴画上是老大哥,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是人民的救星,老大哥是党(英社党,未避免和谐,以下简称D)的领袖;D控制思想,D永远正确,D解放了无产者,D创造历史,D书写历史,D改历史。
当然,还有反革命,D的叛徒,老大哥的敌人,阴谋推翻国家政权者:艾曼努埃尔·戈尔施泰因(在逃)。 温斯顿不喜欢老大哥,作为一名外围党员,他负责窜改历史记录,是极少数仍能独立思考的人。毋庸置疑的,他犯了思想罪,他等待死亡。
特别提一下D的口号,非常拉风:“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一开始读到的时候就觉得好厉害,读完全书更明白了,更觉得NB极了。
第二部分,温斯顿遭遇了爱情,以及真正美好的性生活(在那个世界极为罕见),但这些不重要,他还加入了反D组织,读到了其领袖戈尔施泰因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借温斯顿之眼,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集权主义的思考。 这本反动书籍也分为三章,他先看了部分第三章(战争即和平),然后过了性生活。之后读了部分第一章(无知即力量),在读到关键处被警察抓捕归案。
第三部分,拷打和改造,出狱和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拷打者补充了我们未读的第二章:自由即奴役。
总结一下就是:全书两条线,温斯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遭遇爱情和被捕悲剧是明线,它展示了1984世界的外貌,也给本书引入了戏剧冲突,使其得以披上小说的外衣。
戈尔施泰因的反动纲领是暗线,它详述了1984世界的法则。彼时,无数XX先烈为我们描绘过某种集权制度发展的最终结果:乌托邦,黄金乡。 而作者同样从集权制度基本特性入手,展开逻辑推导,最终引领我们进入这个反乌托邦的世界。
悲剧突如其来,毁灭扑面而至。作为读者虽想阻止或否定它的必然来临,然而一切严密而精准,让人难以辩驳。
扔下书本,从那深深的绝望中自拔而出,环顾这个虽不完美,但美好的多的世界,长出一口气。
“感谢这一天没有到来,感谢预言者,感谢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阻止过其到来的人们。”
02.
1984年的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无自救之意,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水一直是那么深,火一直是那么热。
“他忽然觉得现代生活中真正典型的一件事情倒不在于它的残酷无情、没有保障,而是简单枯燥、暗淡无光、兴致索然。”
“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厚,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真理部出色的工作成果绝对可以抹杀任何蛛丝马迹。
世间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自由即奴役”,你渴望冠冕堂皇的自由么?那就请心甘情愿地接受奴役吧。
既然你决定要当主人公了,你就得承受异于旁人的艰辛。
在1984里统治者使用了最严密的思想控制,为什么要思想控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集权者想要的稳定。
“行为的管理,是控制;而思想的驯服,是统治。”
所以温斯特活得比所有人都痛苦,因为他独立的思考方式始终突兀地立在那里,不肯随波逐流,拒绝接受洗脑,不愿被奴役即不能在此世界自由的生活。
是,此处的自由就是放开手任由自己被外力推动控制的自由,就是不再执念而接受最终灌输的开放式自由,就是放纵自己盲目而麻木的跟着“上面”走的自由。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着,因为你脑袋里思考的,你可能在夜班梦话里无意识反映出的真实所想,都是顺从于操作规律的,真心的将虚伪当作了真实,而在你的逻辑体系中“二加二等于五”是驳无可驳的真理,自然不必揣着秘密终日伪装着生活,大可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真实感受。
这是自由么?这当然是自由——“奴役式”的自由。
有时候感觉很可怕的是,一群人嘲笑朝鲜多封闭,我们自己呢。
坐井观天已经够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井里……
称这本书伟大绝不为过, 伟大的预言不以其未实现而蒙羞,反而以它阻止了预言本身的到来而荣耀。
摘抄下来几句我觉得读起来特别震撼的话吧: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双重思想: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互相抵消的观点,明知它们互相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D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而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
“历史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补。更为可怕的是,一旦涂改了,你找不到证据去证明这是篡改历史的行为。”
“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不会觉醒。”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写在后面/
这本书自出版至今,已被放在专家学者的显微镜下无数次的解剖放大,由其派生出的一系列新词和概念甚至被收录大英词典,但作为模板并不是它的全部意义。
它是著作但同时也是一部小说,小说具有情节,情节中带有戏剧,戏剧引人遐想。另一方面,它更应该被脱离出“学术”的帽子,以一种纯体悟的方式被反省、被观照。
这本书,毫无疑问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但相比它的社会启发性,对我有着更非同寻常的意思。
1984的世界把集权推到了极致,思想改造会让你成为“新人”,一切都密不透风,一切都逃无可逃,作者对集权社会的洞察,让人觉得无比真实。
但我想奥威尔要写的一定不只是浪潮,而是浪潮裹挟中那个跃起的叛逆,那个希望的载体。
在读过这部作品之后,我才第一次认真的开始思考,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也是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没有谁会永远都对,固执和自以为是是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被统治思想——被自己统治,因为那意味着在你脑海里某个隐秘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正在消灭异己观点的“老大哥”。
一直记得陈寅恪先生对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虽然现实世界里并没有完全的1984过,但接近它是有可能的,也是所有人都应该警惕的,请保护好自己的脑袋,不要被宣传洗脑。
Tips:
1、英国电影《一九八四 1984》
2、乔治·奥威尔《1984》、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的新世界》、叶甫盖尼·扎米亚京《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都描绘了在一个技术极端发达的未来世界,精神世界的扭曲,对人类文明提出了警示,是对人类社会最深沉的反思。
3、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是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的代称。
文字/绿皮火车
图片/豆瓣截图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阅读症深度患者。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阅读需要主张,让我们一起追寻,从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