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的我还在乡镇初中任教,学生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不少孩子和父母一年难得见到几次,有些贫困至极的家庭的孩子,在求学路上好比无根的浮萍漂着漂着就走散了。我曾经遇到一个名叫小刚的苗族孩子,因为小儿麻痹症手脚不太利索,虽然品学兼优可是家里却仅仅依靠父亲在外地做建筑工每个月200元的生活费勉强支撑,突然遭遇一场严重的流感引发肺炎,在乡下住了十多天医院话费上千元想要辍学了。这时候婷朋友说本地有个公益捐助网站名叫“山那边”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小刚的实际困难发到了山那边网站。
第二天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下午会有网站爱心人士上门考察小刚的情况。我心想,有救了。
那天正是一个阴晦的冬天,光线不是很明亮,模模糊糊的天空东一块西一块堆着乌黑的云朵,下午3点20分,学校来了两位陌生人。
一位三十来岁的眼镜男子,挎着齐齐整整但是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身着一件黄色卡其厚风衣,手里一架佳能相机;另外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身材高大壮实,阔口圆脸,略带发白的双鬓昭示着他报警岁月沧桑。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山那边的几位发起人之一的海老前辈和网友“飘香一剑”。他们联络到我以后,和我径直走向小刚的家里。沿着崎岖的山道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小刚的家。那是三间瓦房,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坡上。小刚家里只有60多岁的姥爷在家,小刚也从山坳里刚刚打柴回家。询问基本情况很详细,甚至小刚和姥爷每月生活花费几何、平时都怎么用钱、家里有几只牲口都一一记录;海老和飘香一剑还把小刚家破旧的房屋建筑拍了几张图片,在做完了调查工作后就匆匆离开了,他们还要赶往大石水尾等地的贫困生家里调查实情。
这事儿完了过去大约有一个周,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喂,你是梦麟老师吗?”一个浑厚而又略带苍老的男中音说。
“是我,请问您哪位?有啥事儿?”我说道。
“你的学生小刚的资助有着落了,赶快告诉我孩子父母的银行卡、身份证号码。”那人继续说。
我激动得说不出话,马上就把孩子叫来,问清楚了相关信息就给对方发过去。
第二天孩子父母就接到了一笔三千多元的资助,后来陆陆续续有捐助款打给小刚父母。其中尤其指的高兴的是一位海外华侨答应资助小刚从初中到大学的学费,这对于饱尝艰辛的小刚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福音。在山那边的大力支持下,小刚一路顺利读到大学。
后来我才知道,山那边的海先生就是本地最出名的骨科----海氏骨科的传人和经营者。他们家是回族,祖上世居本城,到他这一代已经传承了二十多代了。自从山那边网站建立以来,在他们爱心公益人士的资助下,已经捐助了大约一千多名山区贫困学生,帮助千余学生梦圆学业,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后来我离乡背井,和海老他们接触慢慢淡去,听说后来山那边网站也解散了。
可是爱还在。那种“虽然我不认识你,可是你的困难我愿意帮忙”的萍水之情;那种解人危难的侠义精神还在。火种还在,道义不绝。人世间不缺乏古道热肠,天涯外总是有爱心传递。我们这样的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大熔炉,早就泯灭了各民族间的微小差别。有的是大爱无疆的行者;有的是热忱温暖的同胞。
所以庆幸,生在我大中华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
所以庆幸,生在我大中华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是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