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5岁定律,你怎么看?

35岁定律,你怎么看?

作者: 星子的素年锦时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8:34 被阅读0次

微博有个热门话题 —“35岁定律”,说的是从前可能会有很多行业根据行业年限,为你的工作经验买单,比如工作5年了,即使你的能力和应届生差不多,但是你依然可以多拿至少一倍的收入。

而现在更多的情况是,老板们发现了这一点,觉得你并没有太值钱的技能和经验之后,就会把你淘汰掉,换成性价比高的年轻人,于是就有了“35岁定律”,正因为这样,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感觉到了中年危机的提前到来。

上周,在我们洋葱阅读的群里,六哥(彭小六)就抛出了这个问题,并让大家根据《奇葩说》的立论逻辑进行思考与阐述。

先发制人,掌控自己
即将33岁的游戏制作人@老焦

1、为什么是35岁,不是25岁,45岁?

因为这个阶段前后你工作了10年左右,有没有业绩不一定,但一定算有经验。你的薪资成本会高很多,你的业绩压力也会相应增大。更重要的,这时候你有了家庭和孩子,所谓上有老下有小。

2、这个定律说的是什么?

这个定律表面说的是被替换,其实说的是人要能抗危机。

所谓你在一个点做得越深,你能力越专,转场成本就越大。成本一方面是你的职业方向重定位成本,还有资历清零成本,更重要的还有沉默的家庭消费成本。

3、我们怎么做?

工作到了一定年限,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工作本身。

你要在一个面上看趋势,在一个点上成就自己;专项练习职业的核心高频“技能组”,比如我是做游戏制作人,我要精进产品和用户设计的能力,为转场做迁移。

在一个点上专注,在一个面上积累。岗位是死的,能力是活的,你要把能力和岗位课题分离,基于岗位的点,做能力面的提升。

最后,作为一个真的就要面临“35岁定律”的职场人我焦虑,但我也享受这份焦虑带来的骚动,我在做,我在准备。这阶段,要有创业绩的实力,也要有反脆弱的能力,更要有向上替代别人的潜力。与其被人替代,不如培养接班人自己晋升。先发制人,掌控自己。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学完职业生涯的大学讲师@晓苑老师

我的看法是,35岁定律,说到底是“能力问题”,大部分工作瓶颈可能都是能力问题。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35岁的老员工和28~30岁有经验的员工,创造的效益是一样的,但他的体力精力又不如“年轻人”了,甚至心思没有过多放在工作上了,在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裁员可能最先就裁“这样的35岁”。同时,公司需要去校招,进新人,这也是它进行企业品牌宣传的一部分;公司也需要入职3-5年的员工,他们刚刚上手熟悉公司业务,还有进步空间,体力精力也还跟得上。所以8-10年的公司“老油条”很有可能被裁员。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35岁,正面临着多重角色,“上有老下有小”,我们会遇到多角色冲突,养家教育小孩的责任、赡养孝顺父母的责任、作为公司中流砥柱的责任,这是“生涯平衡”的问题。

从生涯角度来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烦恼,都不容易,刚毕业的有“职业定位问题”,工作3-5年的有“工作适应问题”,公司骨干(工作8~10年)面临“转型和重新定位问题”,每个人都有“生涯平衡问题”。

在这里还要区分一点,35岁,你是公司骨干(有能力、有经验、有人脉),还是公司“老油条”?

35岁可能是重新定位、职业转型、生涯平衡等问题全面出现的时候,所以我们觉得“35岁好难”。

以上,是我学完生涯规划以后的一点思考。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我们加油吧!

你可以选择自己怎么活
工作3年的运营人@小火君

今天看到一句话感觉很应景: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地生活下去,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人间值得》

35岁定律,看每个人的追求如何。我觉得不用过分焦虑,如果你有自己的目标和赛道,就提前为此做准备。有人年少有为,有人大器晚成。没那么多规则束缚,被各种定律约束的都是人自己。

但永远充实自己,永远在前进路上,总是对的。你不能决定市场,但你可以选择自己怎么活。

做一根有价值的狼牙棒

谈到35岁定律,我就想到了“油腻中年”。这个词来自2017年冯唐的一篇文章,都用来形容那些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遢不堪,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装逼吹嘘的中年人。

职场中,有很多这样的油腻人士,他们能力一般,上班没有激情、混日子,下班了刷手机、打游戏。还有一类伪工作者,他们看似像陀螺一样忙忙碌碌,但其实重要工作都没有完成,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远远低于要求。

油腻中年对应的,是诸如《我的前半生》所塑造的贺涵、唐晶这一类的职场精英,他们基本都身居中高层,有能力、有魄力,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35岁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叫做“等价交换”,说的是不同效用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格相交换。而我们大部分人更喜欢的其实是“物超所值”,即我们更加追求性价比。当然,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这点更甚。所以,不论是不是35岁,一旦你创造的价值远低于公司的预期,那么你就可能被淘汰。

所以,不论是25、30还是35岁,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的性价比达到最大化。诸如一根狼牙棒,每一根刺都是致命的一击。

以上,就是我和洋葱小伙伴关于“35岁定律”的看法,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

  • 【BH区块链项目热点问答】梅特卡夫定律适用于评估比特币长期表现,

    问:梅特卡夫定律适用于评估比特币长期表现,你怎么看? 答:先说一下梅特卡夫定律内容: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节点...

  • 什么样的人 过什么样的人生

    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对于这个著名的定律你怎么看?...

  • 35岁定律,你怎么看?

    微博有个热门话题 —“35岁定律”,说的是从前可能会有很多行业根据行业年限,为你的工作经验买单,比如工作5年了,即...

  • 一万小时定律,你怎么看?

    你一定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意即在一个行业内只为你只要足够坚持,做够一万小时,那你将成为那个行业的专家,最后你将成为...

  • 《墨菲定律》

    我认为《墨菲定律》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他可以教你怎么少走弯路,走向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墨菲定律。是一本教人怎么看表...

  • 学习吸引力法则43

    吸引定律,创造定律。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持续聚焦的。不管是你要的,还是你不要的...

  • #充实自我83#皮格马利翁定律

    定律的名字听着很高大上,叫皮格马利翁定律,定律的内容是:说你行,你就行。 其实对于这个定律,社会学家做过实验,在学...

  • 「认知模型」将决定你的投资收益,甚至财富命运!

    有一种说法:一个人所能拥有的财富,与他驾驭财富的能力成正相关。 你对这句话怎么看呢?它显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定律,...

  • 《翠华扶摇录》.3.四十五岁定律

    也许你会说,什么45岁定律,没听说过,不会是什么破窗定律、羊群定律、二八定律、木桶定律…等等定律中的一个换了不同的...

  • 20200924高中生活随笔50

    惊人的三大强者定律:荷花定律,鸭子定律,尖毛草定律(值得收藏) 荷开满塘,美不胜收。 你可知,这诗意满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5岁定律,你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sk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