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早五点半起床,开始做家务。
习惯是起床的同时打开音箱,播放喜欢的音乐。今天没有,我准备用一个早晨的时间观察自己。
说着简单,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没有音箱发出的声音,脑子也回不到眼下的事情——早上起来,脑袋还有点木,身体还在复苏中。
早上做的是鸡蛋饼、米糊、水果。
蛋饼比较复杂,活面,打入鸡蛋,放入葱花。
在调味的时候,发现盐撒到面糊里,快速形成了一片小凹陷,就像挖了无数个小洞,这是最新发现,算是对环境的一种觉察。
之后一次次拉回跑飞的思绪,发现自己会随着某个做饭的环节,跳跃到相似的思考之中,进而越跑越远。
大概日常我的脑袋都是这样开快车吧。
现在有了觉察,发现自己好强大,“没脑子”也可以干很多事,那生活中更多事都是“没脑子”完成的吧。最让我产生动摇的就是和儿女的相处。曾经老师笑话我说的话和孩子的反应背道而驰,大概就是我沉浸在自说自话中,却没有去耐心、细心觉察女儿的真实反馈。让表扬变成了“嘲笑”。
叹了一口气!果然,认真观察总会看到许多细节。
做完饭,我擦试桌面,看到油污和垃圾,一一清扫了,直到整洁如新。
接着,我又跑到客厅,把拖延已久的整理衣服提上日程。详细内容不用多说了,又是一个多小时的折腾……
因为没有声音打扰,一点点干,反而效率提高了。
全部整理完,我又去洗漱,体会了一把刷牙的感受,一边刷一边溜号,大概跑走了三次,最后自己都笑了。
一个身体若干个脑袋同时运转,不乱才怪呢。
白天到单位观察同事们,个个都是多线程模式。连吃个午饭都能从他们头顶看到N个天线。
尴尬之处正在于此,时间不够用,必须分配注意力,脑袋跑火车一样,当下那件事一定是认真做了,只是做的效果一定是打折扣的。这一切将被掩埋在无尽的事务中,大家只关注效率,鲜有人关注哪一种方式保质又保量,索性大家都在忙碌中翻滚了吧。
关呼吸一会睡觉前做,明天再反馈吧,困了,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