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时想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感觉,或者听着“过年的味道”来读,会更有感觉
前两天第一次以家长的身份参加了女儿班上的新年活动,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女儿体验舞龙和扭秧歌时,耳边仿佛想起了儿时过年时的鞭炮声,也好像听到了自己和伙伴的欢声笑语;品尝着蒙古特色奶食又好像闻到了儿时妈妈那历时近一个月准备的丰盛的年夜饭~~
时间仿佛倒带了20年,一幅幅过年的喜庆画面浮现在了眼前:
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馒头,
滋拉滋拉酥脆的麻花,
孕育两周的豆芽菜,
粉刷的白白净净的墙面,
张灯结彩贴春联,
大红灯笼翩翩飞,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围坐在暖暖的热炕上,
那一盘盘白白胖胖等待下锅的饺子,
歌声不断的春节联欢晚会~~
真是‘’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若狂‘’。
春晚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年味大餐,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家庭背景声。记得1997的春晚很特别,那一年香港回归,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太高兴了,就像爸爸说的“就属那一年的春晚好看了”。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过年的大戏当属燃放烟花了!
过年有很多习俗,而我们的欢乐很简单!吃完好吃就等放烟花了。
只记得那年爸爸买了比以往每年都多的烟花。除夕夜,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会提前来到院子里。00:00一到,全村,不,是全球华人都会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新年,依稀能感受到当时激动到发抖的心情。
旺火点燃,爆竹声响。
那年我第一次放炮,点一下后撤一下,点一下后撤一下……来来回回无数次还是没点着,终于哥哥受不了了,过来一下点着后剑一般的飞走了,我更是早早的躲在门口~
首先,小鞭炮开道,就听见远近村民们都开始哔哔叭叭‘’接神‘’啦,谁也不愿意接个‘’懒神‘’,都会早早准备,时间一到就开放。可谓,“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接着‘’麻雷‘’造势,每当第一声炮“蹦”的响起时,我们都静静的紧张的等待第二声“吧”的到来,看谁家的炮又响又高!如果有谁家的炮只响了一声或者第二声没过半秒就响了,说明买了“瞎炮”;
最后燃放“花炮”,这也将庆祝推向了高潮,此时,我们举头180度仰望星空,观看烟花的盛开,那一刻,天空宛如一个少女旋转着彩色舞裙翩翩起舞~
图片来自网络那一刻,我双手紧合,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童年不在,但童心可以一直拥有,希望自己依然有能力感受儿时的乐趣。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