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度学习系列(二)

深度学习系列(二)

作者: 莲韵奇珍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8:05 被阅读0次

                 

    深度学习系列(二)

                            冲击与收获

          1、独特新颖,真实且极具冲击力的组织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领导致辞,没有客套不按常规套路,上课教师直奔主题,点评专家字字珠玑针针见血,唇枪舌剑痛快淋漓,让各位听众直呼过瘾!

          2、会场的布置,紧扣主题,简约典雅,点赞!三天的活动组织,实用高效,如每日金句的收集,观影打卡,活动间隙的安排,一切都那么的诗意!

          3、主持人范儿十足。会场上,他妙语连珠,机敏幽默,掌控全场,指点江山,挥洒自如;穿针引线,煽风点火,直指重点,引发争辩。如此出彩的主持,源自深厚的文学素养。学习永远都不晚!

          4、国际学校的学生多才多艺,会议期间一段视频剪影引起了我的思考。《少年演说家》在这里,不仅仅只是一次活动,而是一个课程。活动的背后是团队的努力与付出,深度思考与精心研发。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次主题深度式的学习,将活动与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词,深度!回味,深思,创新!

          5、文本的深度解读让人叹为观止!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辨,现摘录问题如下供参考:

    智取生辰纲叙事的主角是谁?“取”与“丢”谁是重点?

    经典为什么让我们心动,让我们心破碎的是什么?

    刘姥姥进贾府主人公是谁?(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并决定我们是谁。)

    我们会不会成为范进?

    孔乙己可敬、可悲之处在哪里?你是孔乙己吗?

    文中谁是变色龙?仅仅是警官吗?

    一读就懂的经典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式分析重要还是主题分析重要?

    这些问题触发深度思考,挣脱常规束缚。由此可见老师的文本解读有多深,课堂时刻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关联!

            思考:文本解读是老师的基本功,我们要敢于直面教材,放下手中的教学参考,虽然痛苦,但这是一条必然的修炼之路!语文老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天花板;珍惜自己的阅读触动感,锤炼自己文本解读的功力,虽然困难,坚持着,收获着!阳光总在风雨后。  如何将自己的文本解读转化为课堂教学设计,也应该值得我们思考!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传递给孩子,学会筛选,智慧取舍。一个高明的老师,会将知识熟悉内化,百分之九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慢慢修炼路长矣!

          6、如何将课前预习的设置与课堂教学相关联,也就是说课前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课堂只是一个探讨交流的场,老师抛出话题,与学生思维相碰撞,与生活经验相链接,引起学生思与辨,观照自己,自我反省,这点值得学习思考与借鉴!

            7、如何阅读小说这一类文体?小说承载的内容太丰厚了,尤其是经典的小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种人的代表,我们可以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时候我们也会像文中的变色龙那样也得“变色”,只是当你没有深度阅读时不自知罢了;有时我们可以是几个人物的合体,如探春就是黛玉和宝钗的最佳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今后阅读小说,不能只关注紧张的情节,更要思考时代背景,人物的塑造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

            8、教师自身的素养是深度课堂的关键。深度解读文本,转化为适合的教学设计,此外还要进行合理充分的预设,这些都需要老师有着深厚的功底,显然这正是自己的欠缺。阅读,思考,写作!

            9、如何评价一节好课?这次专家们的评课观,再次刷新了我的观念。看一个班级学生课堂的状况如何,不是听其朗读的声音有多高,不是观其精神风貌有多好,也不在于小组的合作与交流。理想的课堂上,应该有安静的灵魂,激荡的思维。注重孩子思维的品质而非课堂的虚假繁茂的伪思维。

          10、每次的外出学习都是一扇窗。我贪婪地吸纳新的能量,让学习尽可能的外延。认识重量级的名师,观看与之相关的书籍,思考,沉淀。向前走一步,再走一小步!

                    思考与前行

          1、课标有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否过多,有生拉硬硬拽之嫌,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应该多一点?师生角色的定位还需再斟酌。

            2、任何教学都不能脱离文本而进行,语文课还是要回到语言文学,用声音或朗读来表达效果。八节课重点侧重于师生的对话交流,对文本的关注少了点。

          3、阅读为输入,写作为输出。课堂是否应该有写作的预设?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与交流,这样的形式对学生的精神的浸润有很大帮助,可是学习的实效性却无法检测。

          4、各位老师的文本解读极具深度,即在情理当中,又在意料之外,然这么高深的解读如何能够转化为学生接受的营养?思考!如何练就深度解读文本的功力,应该好好琢磨并付诸实践。

          阅读着,思考着,向着明亮那方前进再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学习系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y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