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营养》这本书中学到几个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简单记录并分享一下:
1、当孩子遇到挫折、碰到做不了的事情发脾气的时候。
妈妈要做的是,认为孩子这样做是很自然的事情,就让他自己闹一闹,我们不受影响。
当然,也可以表达关怀:“有什么事需要妈妈帮忙?”
或者教他怎么做。
如果孩子还继续发脾气,就说:“等你脾气比较好了,妈妈再来抱你”。
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孩子说:“不要哭。”
孩子想哭就哭,我们无意识说的“不要哭”,是对他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
当看得孩子伤心、生气,就问一句:“怎么了?需不需要帮忙?”就可以了。
2、孩子犯了错误不承认,还发脾气的时候。
妈妈要明白,当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认同这个错误的时候是不会发脾气的。之所以发脾气,要么是觉得自己没错,要么就是厌烦父母一直唠唠叨叨。
人的天性很有意思:错了我可以一声不吭,但没错我一定要说出来。
其中还有一个可能性就父母让他感觉不安全。他知道只要承认了错误,父母会把错误作为武器攻击他。
当然,如果孩子是被冤枉儿委屈时,最重要的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办——你要告诉他,我们需要去接受,因为没人能做到全知全能,是人就有看错的时候。
如果觉得自己被冤枉了,过后可以跟对方讲明白。如果孩子太小了不会讲,那就通过角色扮演来教孩子。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教会孩子如何面对。
3、当孩子负面情绪到来后,妈妈要做两件事:
(1)用简单的几句话认可他的情绪,“我看到你很委屈。”或者“你真是很伤心啊!“,但是不要告诉孩子或者让他感觉到他的行为都是对的。
无条件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情绪。
比如他做错了事情,我也接纳他这个人,不因为他做错,而给他负面评价。
同时,当他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你的期待时,接纳自己此时此刻真的还没有达到期待的感觉。
(2)当他产生负面情绪时,比如生气了,告诉他我看到你生气了。
4、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接纳孩子的感觉,因为感觉是人类的一种直接反应,没有打招呼,就直接来访。而它的另一个特质是,它也会自然过去。
行为上的决定,是另一个层面的事。当我们接纳并接受到信息后,可以问问孩子:“你需要妈妈做什么?你想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