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币嗨(bihi)大V养成计划支持
昨天在文章《有一种割肉,叫不得不》写了熊市下跌过程中的最后阶段,那股坚挺力量源自哪里,以及最后为什么不再坚挺,以致出现跌而再跌的情况。
综之所述,行情下滑的最终底部价格并没是参与者所选择,而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例如EOS在4月份时跌倒26的底部,按照正常认知,那时的价格完全可以算是双十一大减价。但在那个低位买入的人少之又少。
不买入有两种情况——被动和主动。主动的人是因为被吓怕了,心中无数个卧槽,从80跌倒26了,估计项目要归零。因为这一种思想和顾虑没有买。而被动的人是因为没钱,所有的钱在早期价格相对高位时已经基本全部投出。场外没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场内,这是底部没有多少人买入的核心原因。
在二级投资市场,情绪基本决定着大部分人的投资策略。而且情绪对你投资策略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你会和一群人抱团高喊信仰;会在牛市时宣扬一个高的让你自己都感觉不对劲的价格;你会在熊市时一直等待底部出现,或者看着其归零;在做每一次投资策略时异常谨慎。这些都是情绪,情绪对投资策略的影响也是时多样性的。
但无论时那种情绪,最终导致的市场反映是一样的。比如恐惧,因为恐惧而割肉,因为恐惧而不敢买入......,无论因为恐惧情绪做出什么投资策略,最终的行情反映都是下跌。而且,因为市场上的恐慌情绪,熊市之时,少量的卖出都能造成大跌。会利用市场情绪的人,会在此时开始布局自己的资产,因为他们深深的明白,恐慌之后将会出现一波反弹。这种对市场的敏感度得通过时间的感知去慢慢感受。
等到市场开始反弹之后,空仓或者恐慌期割肉的投资者又会前仆后继的涌进来,进而使得市场不仅反弹,而且时暴涨。
这其实也是恐慌的一种体现。只不过在之前,你恐慌的时自己损失太大。而暴涨之后的恐慌,是因为你怕没赶上车,没有赚到你想赚的。两种都是因为损失厌恶心理引起的恐慌。
其实本来就不是自己理所应当的得,但因为人性,会把这种本来非自己所得的意淫为自己本该得的,如果没有得到,那就是损失。如果得到,那就是自己应得,而不会将其归功于运气或者外界环境的。当然,在暴涨之中,有很多因为运气,其财富积累瞬间以数量级增长。
对于这种现象,按照投资心理学的理解,这种人一般钱拿不久。很多人觉得这样说只是基于自己没得到的嫉妒,仔细剖析其底层原因,并不是如此。资产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智慧。唯有自己的认知达到一定高度,钱会随着认知源源不断的来。
如果只是一是好运突然暴富,怎么来的,都会怎么回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