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城市里80%的人群多多少少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群体。近日发布的一项对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年度趋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绿化空地有降低心率,减小压力的效果。萨沃斯博士分析指出,心率是急性应激的生理指标,急性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心率。因此,人们对周围园林景观的建设需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合理科学的建设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率先运用了视友科技自主研发的多人脑电采集技术,进行了一项了解人们对不同室外绿地空间的偏好和户外哪类绿地空间对有压力人群有缓解功能的调研。
多人脑电采集技术是依据生物反馈原理,借助CUBand脑波仪实现的。受访者戴上脑波仪后,脑波仪会把采集的大脑信号,反馈给电脑接收器,通过专业算法的分析后,受访者实时的脑电数据就转换为反映受访者心理状态的多项参数,可支持50人同时进行脑电采集及生物反馈训练。只需一台电脑,就能看见所有人的大脑数据。
西农的教授和学生把受访者带入了森林、开阔的草坪、水体旁、花丛、游乐场地、健身活动场地等不同的室外绿地空间,让受访者戴上CUBand脑波仪,通过监测受访者的脑电波状态,洞悉受访者在不同绿地空间内的放松指数,从而获知不同绿地空间的减压效果和人们的偏好。
纵观园林景观的建造历史,景观的发展始终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始终影响着景观的发展。因此,景观应该满足社会和人的需要。城市园林景观,以其宁静、自然的环境作为钢筋水泥丛中的办公环境的缓冲减压空间,其规划和设计离不开科学的支撑。西农大学运用脑电的调研方式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的生活规划必然更加的科学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