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对自己要走的路已经有些了解。不过,了解我们要走的路,并不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不去了解我们的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去寻找答案,而是要去经历。我们在几乎永恒的人生昏暗中四处摸索,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能偶尔看见一盏小灯燃起的光明。同时,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或毅力,或愚蠢,或最好是将这些全都混在一起之后,我们才能在某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迹。” ——《读报纸的人》
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年迈的弗洛伊德准备离开奥地利去英国,临走前,卖报纸的小伙子弗兰克前往送别——他们是忘年交,虽然只交谈过几次,却惺惺相惜。弗兰克的老板——瘸腿的报亭主人奥托·森耶克——被纳粹当局逮捕,不久前死在监狱;弗兰克在游乐场邂逅的、有着美丽牙缝的波西米亚女孩,为了生存委身于一名纳粹军官。这两件事带给涉世未深的弗兰克前所未有的震动,原本在乡村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少年,为了生存到首都投靠妈妈的老相好,却目睹了无情的历史车轮如何残酷地碾压着一个个柔弱无助的生命。
image偶然间他得知那个天天来买报纸的瘦弱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教授,于是他想办法靠近他,希望他能解答他的种种疑惑,比如:爱情是什么?心爱的人离去,该如何挽回?可是对于他所经历的——也是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痛苦,这位心理学大师却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生活本就没有确定的答案啊!
人在困境中,就会像弗兰克那样,开始追问起一些终极的问题:生活的答案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可是古往今来的大师、圣哲、科学家们,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芸芸众生,只是日复一日、漫无目的劳作着、追寻着。
最近重温南怀瑾的讲演录,其中有一段正好讲到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生以人生为目的,没有另外的答案”,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答案”乍看有点诡辩的意思,但是细想又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按照基因说的理论,再复杂的生命体,都不过是基因繁衍的工具而已。天天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创造了繁复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但是仍然处处受基因的制约,并不能从心所欲。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几十年的人生,留下的唯一痕迹也许就是一两个子女,继续把他的DNA,他的基因,传承下去。但是,如果把基因传承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辛辛苦苦的探索和创造又有何意义?
image前面提到的弗兰克是小说中的人,现实中,也有一个弗兰克,也是奥地利人,心理学家,《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他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那段的惨痛经历没有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生命潜力和热情。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他提出了"责任说”: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梵高用全部生命去画画,他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一生穷困潦倒?还是死后青史留名?我觉得他就是为了画画而画画,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天分和热情,仅此而已。
不要问,不要说,去经历,去面对,去承担,就是一个普通人存在于人世间的全部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