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澄:真正让自己持续变好的核心——价值思维04

永澄:真正让自己持续变好的核心——价值思维04

作者: 易仁永澄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5:25 被阅读127次
本文从价值的角度来思考个人成长的策略,形成了反直觉的个人成长策略体系。文章5000字,烧脑,不看也行~

1

本文接上文:

前面三篇我已经把价值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式,以及价值思维的核心话术、话术推导过程、基本思想框架提供了。

虽然也有伙伴向我反馈,上述的内容对他们的启发很大,但是,那些受启发的伙伴,本身对价值思维就有实践,在我的提炼之后,他们才能更好地应用。而还有很多伙伴,并不能很好地体会这个系列的标题“持续变好”和价值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所以,在这个系列的第四篇中,我要向你说明个人成长和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价值公式、价值变化原理(见第一篇)推导出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个人成长策略方法。

2

你知道的,我的主业是目标管理,但是,那只是我用来切入市场的策略而已,如果你了解我的使命:引领职场青年持续高效能成长,你会知道我真正在做的事情是在促进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这个词就是个巨大的筐,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扔到里面,比如说:通过灵修获得心灵的发展算不算个人成长?通过不断冥想获得内在的平静算不算个人成长?通过大学教育获得学位证书算不算个人成长?正是因为定义不清、概念不明,导致很多人对“个人成长”有了误解,也会被各种人拿去做敛财的工具。

不管是灵修、冥想、各种教育、突破困难……其实都是手段,是实现成长的方式,不能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去成长,就对成长进行乱七八糟的定义,那只能说明,随意定义的人无法区分目的和手段。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方式,成长就是成长,它的定义需要澄清。

我们从价值公式,其实可以推导出个人成长的定义。来看下面的推论过程:


在第二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价值变化原理,分析推导了结论,因为个人的行为持续产生、因为被动积累的意外出现,必然会导致价值发生变化。在第三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价值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那么,结合价值变化原理,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价值会持续变化,由于价值具有方向性特点,价值变化可能出现在各个方向上,而只有自我意志的加入,才可以让价值朝向某个自己期待的方向变化。

根据这个推论,基本就得到了个人成长的定义了,我们先不着急,先通过推论来看看成长常见的两种状态:

  • 随机的成长。并不了解成长、价值、矢量、方法等概念,也并不在意自己陷入什么情绪、遇到什么困扰,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好了就赚了,不好那是因为倒霉。说是“随机”,我觉得用“随波逐流”更贴切,一种没有意识、认知、方法论的漂浮,像死鱼、像大海中的孤舟。
  • 有意志的成长。对比随机的成长,有意志的成长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意志,通过明确意义、策略、手段、方法,把行动的方向都调整到价值变化的方向上,让一切行动都能成为价值有序变化的有效元素。

这样,我也可以得到个人成长的定义了,未来再提到个人成长指的是:个人成长就是个体从价值现状到价值目标的变化过程,它是狭义的,只指“有意志的成长”,是一种主观意志发挥作用的价值变化过程。


这张图我经常用到,它极其符合“哲学+问题”和“GROW”模型,它和个人成长的概念也是打通的。这里有几个词要强调:
  • 从现状到目标,并不是随机元素的变化,而是考虑价值的变化,是价值思维导向的;
  • 终点是价值目标,既然是目标,就符合黄金思维圈、PORT模型,它必然是充满意义、符合假设、拥有高效思路、使用优质策略的推论结果;
  • 成长是变化过程,而不是结果的点,如果真正关注成长,应该关注过程中的细节,而不是在结果上予取予求,结果只是用来帮助分析高效过程的思维脚手架罢了。成长,来自过程中的扎实和下苦功夫。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成长的定义,有一些词,例如向好改变、进步、发展等都是这个概念的变体。敏锐的你会看出来:个人成长本身就是价值变化过程,它必然符合价值变化原理。

3

既然个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价值变化,那么,我的使命所主张的“持续高效能成长”就可以转义为“持续高效能的价值变化”了。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长,现在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需要再在一个没有定义的领域中努力了,而是使用“价值变化原理”来进行重新分析: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价值变化。

接下来的论述过程认知压力会增大,请做好准备,我的逻辑是:先谈价值变化的三种状态,再把价值公式和三种状态进行对应,最后再得到重要的五条推论。

我们先从《真正让自己持续变好的核心——价值思维02》中把一个关键结论拿出来,价值变化有三种不同的状态:

  • 价值积累。通过不断投入时间和行动,让自己的价值得到积累;
  • 价值交换。通过调整行动,从“自己做”变成和“他人协同”,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价值;
  • 价值变现。让自己已经积累的价值变成自己期待的另外的价值(情感、财富、人脉……)。在这个部分,要考虑让“被动积累”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后,再看看价值公式和三个状态的对应关系,请看下图。



对应的方式如下:

  • 如果是你自己花时间去做事情,完全不依靠他人,这个被称为价值积累。
  • 如果你明白分工、协作、交换是更高效的方式,那么你的行为就会被调整,增加用于互换价值的行为,这个就称为价值交换。
  • 不管是价值积累还是价值交换,都是你的主动行为,所以,我们将其合称为:主动积累。
  • 把主动积累和被动积累拿到一起,通过某一些方式去换得你想要的,我们称为价值变现。

以上两部分的论述,都是定义、基本概念的对应关系,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结论推论了。我曾经问过“做自己的CEO”活动的伙伴,通过上图大家能够推导出什么结论?绝大多数的伙伴说:“一定要提高行动的效率”、“要多注重主动积累”、“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不要无止境地投入”、“要多和他人协作才行”。

可是,大家都忘记了:“脑海中产生的第一个想法通常都是平庸的,平庸的策略只能得到平庸的收益。”可能还忘记了另外一件事:“带来高收益的策略都是反直觉的。”(这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啊)

你能得到什么推论呢?你发现没有,大家都在主动积累上努力,可是没有考虑被动积累的问题。我们来举几个被动积累的例子:①假如我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而你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同时做一个人工智能的项目,谁会得到更多的意外收益(这里的高阶模型叫做可供性,地域可供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头部环境、头部资源)。如果第一个例子感觉还可以超越,我们来看第二个:②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康之家,你出生在中国首富之家,我们的主动积累都是0,但是我们的被动积累完全不同,可能你不需要那么拼,只是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而我拼尽全力,也无法达到你的初始被动积累。这都是正面的,我们再看一个反面的:③如果你每个周都积累1克黄金,我只是拼命赚钱,我可能收入是你的百倍,但是,有一天发生强灾害、或者国家系统被颠覆,那么,你手里的若干斤黄金还是有价值的,而我的纸钞就都无效了,这个时候我得到的被动积累是负向的,它可以让我们之间的差距瞬间缩小,甚至我被你快速赶超。

举这么多例子,不如推荐你去看看《黑天鹅》和《反脆弱》。当知道了黑天鹅事件的脆弱性和利用此类随机事件带来的非线性收益,你就知道,考虑主动积累换来的是线性收益,也就是投入和产出成正比。那么,人生短短百年时间,岂不是一眼看到边了?我们一生也就是普通人、平凡人了,我不想过得那么平庸。

4

所以,我给出第一个也是首位的推论:思考价值变化问题(也就是个人成长方式)要先从价值变现开始,因为这是Why,并且,永远不要轻视“被动积累”的价值和意义

我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让这句话被强调,在这样一篇长篇大论的文章中彰显出来,来获得你充分的注意力。这件事情靠缘分了,希望你能看到。

如果你期待你的价值能够非线性提升(也就是投入1份努力,不是换来1份收获,而是百份、万份……),那么,思考问题一定要从价值变现开始,要从一开始就要思考策略来提高正向“被动积累”的成功可能

我知道你会问:“那我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这个可能呢?”要思考,要学习啊,如果我把答案说了:“在日常拥抱不确定性,充分利用随机性事件,去往高赋能可能处”,这个答案是不是会让很多人不满意?那如果我说去往高价值区,和更多机会的地方、平台,更高势能的人在一起,这个答案是不是也不见得满意?所以,干脆还是推荐书吧:《黑天鹅》、《反脆弱》、《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系统之美》。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期待非线性提升,就不要担心“自己当下看这些书,什么时候才能提升啊”这种问题,关注短期收益的人,很难有非线性收益的可能的。既然这是正确的事情,就耐心地做下去吧,毕竟,复杂系统不会给你立刻的反馈,但是,它会让时间送你一份大礼。

最重要的已经说完了,下面我来给价值变化的三个状态的重要性排个序,它的顺序是:价值变现、价值交换、价值积累。很多成长者都在考虑如何让自己更好地积累,但是,积累只是最基础的工作罢了,如果你把关注点放在最基础的工作上,成效不见得好(当然,我绝对不是否认价值积累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因为价值积累排在最后而感觉它不重要。)

那么,如果你想要持续高效能成长的话,所采用的基本策略可以整合如下了:

  • 价值变现。价值变现有两种方式,渐进式和跃迁式。渐进式的变现,你只要做好积累和交换就好了,而跃迁式的变现是需要规划的,找准某一个可能带来跃迁可能的事情,耐心地做下去。这是具有复利效应的, 作为时间的朋友,早一天开始,未来差了一天,可能差别就是巨大的。
  • 价值交换。努力从价值交换网络的边缘进入到中心,坚信分工和交换带来的效率提升,时刻记着下面的话术:我能为我认可的高价值的人/组织/平台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因为自己所做的引起他们的重视?注意,第二句尤其重要,否则,你会以为提供了价值,但是别人看不上,弄得自己予取予求,很不爽。
  • 价值积累。既然这是最基础的事情,那么,你必须要考虑如何提高价值积累的效率,比如说建立个人成长操作系统、使用项目化推进所有任务、使用知识创造的方式来过滤知识等等。(这个部分,是现行个人成长市场里的热点集中区域,还是那句话,热点不见得有非线性收益,更何况,这只是基础问题,它并不能解决价值变现的问题。如果不知道Why,只是在What上拼命,效率不会太高的)还有一个教练技术上的思路,就是绩效 = 潜能 - 干扰,价值积累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内外部干扰变到最小才可以,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积累效率也会被提升。

上面这段策略,对于很多年轻的小伙伴可能还是非常陌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怎么去判断什么是自己价值变现的期待方向呢?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认为上面的策略无效。

这个部分,我要多聊一点点,任何一个系统构建都有两种方式: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我刚才提出的是一个策略框架,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框架,先思考最终的终点,再逐步倒推。但是,自上而下的系统构建是需要有大量经验支撑的,没有相关的实践确实无法获得理解。那这个时候,就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去不断实践,在反复试错中获得一定的认知,然后再用我上面给的框架来进行结构化。要知道,搭建框架的难度是极大的,有一个框架,就可以让自己的积累效率大大提升。

5

好了,这个部分就说到这里吧,做为框架性的推理过程,可能很多伙伴不见得完全理解,所以我还是总结一下。

  • 本文首先推导了个人成长和价值变化的必然联系,指出个人成长是一种有意志的价值变化规划方式。
  • 从价值变化的三种形态切入,来看待个人成长的策略,可以得到反直觉的结论:价值变现>价值交换>价值积累,而在价值变现中,被动积累>主动积累。
  • 根据这个原理推论出个人成长总体上要把握的策略框架:提前规划被动积累、利用时间的朋友来进行持续投入、耐心等待系统反馈;进入价值交换网络的核心,思考提供什么价值会被高势能的人重视;对于最基础的价值积累,那就考虑提高效能,教练技术的方法是:潜能-干扰,围绕着这两个要素就可以了。
  • 最后,对于不同阶段的系统构建者给出建议。如果你年轻,就自下而上地构建系统,我给的策略用来帮你归类自己的体验;如果你已经有将近10年的工作经验,就开始重新调整策略,自上而下思考规划。

本文的主题是:价值思维和个人成长的关系,我的目的不是给出如何更好实现个人成长,所以,整篇文章推导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再次强调,价值思维是最关键的思维,它在每时每刻都会发挥作用。从价值的角度思考问题,本文给了一个范例,如何用价值的视角思考自己成长的策略把握、未来规划,希望能够给伙伴们一个启发,你可以结合到自己的领域,尝试着用价值思维重构你当下的领域,是否可以获得不一样的认知和发展可能。

如果,这篇文章打开了你的视野,也希望你能告诉我,我希望这种抽象的东西还是有伙伴能看懂,能够体会到它的价值的。


十一要到了,从明天起我进入休息状态。十一里有几场婚礼要参加,要陪着Doubling去海边转转,要把做自己的CEO的活动中已经形成的运营思路给整合到一起。从10月1日起至10月8日,我们早晨的《思考,快与慢》活动暂停8天,大家都好好休息,十一回来之后我们再投入年底的冲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真正让自己持续变好的核心——价值思维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zg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