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作者署名为墨花。为了大家读起来方便,就直接以作者的语气来讲述吧。
【5年前,我大学毕业,在一家媒体做记者。
每次去武汉采访,都会遇见记者王老师。当时他已经40岁了,每天扛着摄像机和脚架,跟一群85、90后记者跑活动、拍新闻,有些格格不入。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他:“王老师,你干嘛要这么辛苦,这些小活动交给实习生不就好了?”
他回我:“哎,谁不想呢,可我还不是为了赚钱。”
我“哦”了一声,觉得他既敬业又努力。
后来,我离开原来的单位,跟他也几年不曾联系。
直到前不久,看到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人到中年,真是不容易。
我发信息问他:“怎么了?”
他说跟自己同一批进入报社的同事,不是做了报社的领导,就是转行去了企业,如今年薪少则三四十万,多则六七十万。
只有他,45岁了,依然拿着十万的年薪,住的是二十年前的婚房,车子开了十年没换过,儿子想要出国留学他囊中羞涩。
我很纳闷:“怎么会这样,你一直都很努力。”
他有些不好意思,半天才回复我,其实这些年天天扛着摄像机跑活动,并非自己有多敬业,而是为了拿“车马费”。
所谓的“车马费”,就是记者去参加政府、企业的一些活动,为他们宣传报道,活动方会提供三五百到一千不等的红包。
为了多一点收入,王老师无论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亲自扛着摄像机去跑。
而他的同事工作几年后,就把这些活动交给了实习生,自己潜心做深度新闻,不仅带出了新人,还升了职加了薪。】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鱼老师提到的一句话“你要一直努力,但永远不要赚努力的钱”才有了一点感悟。
故事里的王记者很忙,很努力,但十几年过去了,却一直原地踏步,他赚的就是努力的钱吧?再看看我们的身边,包括自己,有多少像王记者这样的人啊。
在人年轻时,成长比赚钱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太计较眼前的得失,反而会失去未来的大好前程。很多人,忙着工作,没有时间去学习,去锻炼,结果,很多年过去了,能力却永远停留在最初的阶段。能力没有提高,我们也只能去赚努力的钱了。
生活中的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抽出时间学习;工作中的我们,要跳出舒适区,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努力才有意义。
没有提升的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
没有成长的苦累,是对生命的浪费。
请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