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个传承两千年的古方,专治小便不利、口渴却喝水就吐

这个传承两千年的古方,专治小便不利、口渴却喝水就吐

作者: 张胜兵助理 | 来源:发表于2023-06-02 17:05 被阅读0次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被尊称为“医圣”的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

    后人将《伤寒杂病论》整理编纂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其中《伤寒论》主要记载外感热病,《金匮要略方论》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许多中医病症药方,最早都记载与这两本书中。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药方,就出自《伤寒论》。

    蓄水证与五苓散

    中医里有一种名叫蓄水证的病证,是指太阳邪热随经脉进入脏腑,膀胱气化不利,水热互结导致的小便不利的病症。它最早在《伤寒论》中有记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如果有小便不利、少腹觉得满和微热、消渴(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用五苓散来治疗这种病症效果很好。

    《伤寒论类方》:“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

    小便不利却总是想喝水,这是蓄水证的症状,应该用利水的方法来治疗。

    五苓散的出处和蓄水证一样,都是《伤寒论》。

    这个方子在《伤寒论》中一共出现过8,这么高的频次,在全书的方子中都是少有的。

    除去上文关于蓄水证的内容也记载了五苓散之外,《伤寒论》中还出现了7次五苓散:

    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4、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141)

    5、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6、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7、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五苓散·方解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十八铢(9克),泽泻一两六株(15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9克),桂枝(去皮)半两(6克)。

    古代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克;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五苓散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蓄水证。这种病会导致身体发热,脉象虚浮,小便不利,感到口渴,但喝水后会恶心呕吐。

    身热脉浮说明在表的邪气仍然存在,小便不利说明膀胱无法将水气转移,导致水分停留在身体内部,无法被分散和利用,从而出现口渴,但无法解渴。

    这种情况会导致越来越口渴,越喝水就越想喝,越喝体内水分积蓄得越多。而这些水分无法正常排出,只能往上涌,导致喝水后呕吐。水分停留在下腹部,会阻塞清阳之气,导致脐下动悸头晕眩

    脐下动悸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当外感病发汗不当,肾气受伤,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

    这些症状都属于身体内部水分滞留,导致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因此,治疗应该立即促进小便排出,这样可以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水气一去,清阳自升,水津则化,水分得到顺畅排出,身体的阳气也会逐渐恢复。于是小便利,烦渴消,眩晕止,诸多症状自然消解。

    五苓散·药解·辨证

    五苓散方中,泽泻君药,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等病症。在此方中,泽泻可以直接作用于下焦的肾和膀胱,起到利尿和渗湿的作用。

    为了增强利水渗湿的效果,方中还加入了茯苓猪苓,它们可以帮助泽泻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白术也被加入其中,它可以健脾,帮助化水湿,使水液得以传输到全身,而不致直接下行。

    桂枝在药方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具有外解太阳之表的功效,服用后多喝热水,可以增长人体阳气,容易发汗,可以直接作用于下焦的肾和膀胱,起到利尿和渗湿的作用;同时也能助膀胱气化,它能直接作用于膀胱,温阳化气,有助于方中其他药物的利小便的功效。

    五苓散这个名字,苓就是命令的意思,命令肺行使肺主治节的作用,在三焦之中行走,帮助膀胱之气气化。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则三焦通利水道的功能正常,三焦功能正常则肺气宣发与肃降功能正常,通调水道的功能正常,这样五苓散就能起到通利小便,通调水道的作用,因此体内有水气,小便不顺畅的患者就可以使用,即使没有表证也是可以使用的。

    在临床治疗中,只要是寒热不明显的所有积液病症,不管有没有表证,都可以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治疗水饮代谢异常的常用药方,除了五苓散之外,还有苓桂术甘汤。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水饮代谢异常在中上两焦,用苓桂术甘汤,在中下两焦,用五苓散。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区别方法,一个“秘诀”,那就是看患者有没有口渴症状,如果没有口渴症状,那就用苓桂术甘汤,如果有口渴症状,就用五苓散。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传承两千年的古方,专治小便不利、口渴却喝水就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cm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