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后感

作者: 四月的杨柳李娜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10:35 被阅读0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里面的第三篇。原本觉得对这篇文章很熟悉,因为疫情期间的时候,自己让两个孩子在家里背过,自己也不陌生。所以先选了这一篇来讲。

但是,直到今天上完课,我却觉得自己反而蒙圈了,感觉,自己稀里糊涂的把这节课讲完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一开始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例说明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读起来气势逼人,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这符合孟子的写作风格,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气势非凡。

孩子们读起来也都朗朗上口,声音响亮。

先让孩子们自己读通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说出课文的意思。

然后归纳,古今异义字,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词语解释。其中文章出现了很多的使动用法,比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里面的:苦,劳,饿,空,都运用了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经受饥饿之苦,使……受到贫困之苦

人恒过    过,是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入,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

出,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外。

这部分我觉得是自己的弱项,给孩子们讲解的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有加强机械记忆来促进理解记忆了。

字通了之后,让孩子们翻译重点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居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接着进入问题探究阶段。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说不是特别难理解。

先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去,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举例,吴越交战越国失败,越王勾践被俘后不忘耻辱,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反观吴王夫差,以为忧患已除,骄奢隐逸,狂妄自大,最终被勾践打败。

在课堂上又给孩子们穿插了卧薪尝胆的这个小故事。

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内容上这些人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磨难,终成就大业,2、论证上运用举例论证,具体阐明了逆境出人才的道理,引出下文对生于忧患观点的论述,3、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修辞,用相同的句式连举六个例子,形成一种不可辨驳的歧视,增强了说服力。

这个问题在内容上孩子们不难理解,从排比修辞上,孩子们也从小学都接触过,增强说服力的排比句式,他们比较熟悉,所以一起沟通起来不费事。

问题出在什么是论证?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三者紧密联系,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孩子们还没有系统的学过议论文,何况这又是一篇文言文,我说的也是不够全面通俗,孩子们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看来,我们要一起努力了。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没有把它设为重点,孩子们理解即可。

文章在论述磨难对人才的影响后,为什么还要提到国家的治理呢?

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人”“国”都适用;2、造就人才,主要论证了“生于忧患”,而治理国家,主要论证了“死于安乐”,由个人到国家时的论证,更全面更周密。

这个问题还源于孩子们对中心论点对论证的理解。我觉得还需要一个过程,理解的还不够。

作者思维缜密,论证严密,请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先列举六人事例,引出下文论证,接着从个人成才的角度正面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然后由个人延及国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个问题虽然孩子们说理解了,但是我觉得他们理解的还不够透。本篇文章确实作者思维缜密,论证严密,思路也非常的清晰,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中心论点,论证这些词语还是有些陌生,理解能力好的同学,班里也就一二十个,他们可能会好些。

这些也由于我讲解的不够通俗不够全面。以后我也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讲解,多多学习。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说不难,先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错误。

认识也基本到位: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但犯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这也是老师时常给他们说到耳朵起茧子的话。他们时常犯了错误,老师既要批一批,还要哄一哄。

课堂讲到这里还不忘“德育”一番。鼓励他们熬过艰难困顿的学习生活,然后发奋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古人的智慧来勉励自己,珍惜学习的时节,成就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

就是不知道这些娃们是否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呀!

总之这篇文章基础知识需要加强积累记忆,课文的论证思路,需要在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


想想《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就任务更艰巨了。孟子认为什么是“大丈夫”的光辉形象呢?

最近班里有几个孩子喝酒,昨天晚上有一个在班里喝的烂醉如泥,在班里直接吐了一地!听学生反映,今天早上居然有一个同学在上课的时间偷偷的抿一口抿一口,趁老师没看到时候!真是奇葩了!

班主任课下调查,问他们为啥喝酒?是不是有什么事?班里的几个同学说他们觉得喝酒有面子。

“有面子”?

这个“面子”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dd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