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苑》(50)
辛弃疾:清平乐(四首)
(二)
村 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茅草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嫩绿的青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相互逗乐,温柔又美好。这一对白发老人是谁家的翁媪?
大儿子锄豆田的草在溪水之东;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喜爱的小儿子顽皮又淘气,他横卧在溪头,剥吃着刚摘的莲蓬。
【简析】: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词人运用白描手法,围绕小溪布局,描绘了农村五口之家的生活情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词中有清新秀丽的乡村环境:整洁的茅屋,清澈的溪水,嫩绿的青草。有温馨惬意的老年生活:白发翁媪,对酌逗乐。有辛勤劳作的孝顺儿子:大儿豆田锄草,中儿编织鸡笼。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儿在卧剥莲蓬。这些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和生机盎然的生活情景,组成了一幅淳朴美妙的农村风俗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堪称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
【注释】:
<1>茅檐:茅草屋檐。<2>吴音:吴地方言。词人当时住在信州(今江西上饶),春秋时属于吴国,故称此地方言为吴音。相媚:指相互逗乐。<3>翁媪(ao第三声):老翁、老妇。<4>无赖:指小孩顽皮、淘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