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目标不放松。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妈妈的悔过书》之父母应对孩子情绪时的四种反应。
一、 忽略型父母
这类型的父母会忽视或是认为孩子的情绪不重要,甚至偶尔还会加以嘲笑。他们认为坏的情绪对于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孩子若出现负面情绪,父母会觉得别扭,并想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认为孩子的情绪不合理,所以不重视或是放任不管,以为时间过去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孩子因为某些事情生气哭泣,这样的父母会说“干嘛为这种事哭?”“不哭就买好吃的给你”。
二、压制型父母
无视孩子的情绪甚至批评这样的情绪是错误的。通常这类型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行动而非情绪,进而责备或是处罚。他们认为负面的情绪只会出现在个性不好或脆弱的人身上,而且相信一定要加以制止,因此不惜拿起棍子,也要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或导向成正确的行为。如果孩子因为某些事情生气哭泣,这样的父母会说“吵死了,还不快停”,“你再哭,就叫警察来抓你”。
三、放任型父母
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无论是好的情绪或坏的情绪,他们对于情绪或行动都不会加以限制,相信情绪释放出来,所有的事情都能解决。他们认为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能帮孩子做的就只有给予共鸣和安慰,对于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及解决问题不感兴趣。如果孩子因为某些事情生气哭泣,这样的父母会说“难过的话就痛哭一场吧”,“生气的话打人也是情有可原,是啊,做得好,做得好”。
四、情绪教练型父母
当然,最能让子女感到幸福的是“情绪教练型父母”。
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后,再制定行为的界限。他们认为情绪没有好坏,而且是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表现情绪时,会尊重孩子的情绪并耐心等待,不会错过孩子任何细微的情绪变化。同时认为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而且能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协助孩子找出解决方法。如果孩子因为某些事情生气哭泣,这样的父母会说:“我感觉到你很伤心难过,可以帮你什么忙呢?”
好啦,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