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听到这本书是听郭总提起,后面陆陆续续有听到很多小伙伴提起这本书。最后在终于在疫情隔离期间读了这本书。而搞笑的是,我在看这本书的前几天在小大学院分享了我的读书方法。
一直以为自己看书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天看完一本书,还引以自豪。但是解决了什么样具体的问题?解答了哪些具体的疑惑?我自己都不知道。这应该就是为了看书而看书。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生活中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玩游戏我们都能学到一些知识。但是知识和知识是有区别,有些知识可能只能叫做信息,我们了解即可。但是有些知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惑,能够更广泛,更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作者把它叫临界知识。套用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要产生核爆炸需要裂变材料质量突破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类似的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我们应该成就自己的斜杆人生,你比如某人的简介:职业经理人/青年演讲家/天使投资人等。就像综合省长是区域总监,也有BD的角色任务,甚至是心理辅导者。这是提升认知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所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三类课程: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三类课程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每天用到的:时间管理、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我们自己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的问题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的底层逻辑和规律。
我喜欢跟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因为不用在乎他们所谓的面子。
书里面在讲到学习应该有的心态时,摘取了乔布斯的这样一句话:“我喜欢跟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因为不用在乎他们所谓的面子。”是因为聪明的人不要面子吗?不是的。是聪明的人知道不必为了面子去掩饰自己的无知,在别人给出建议、意见或者批评的时候乐于接受并审视自己,而不是去进行自我防卫,去反击,这是事作者强调的第一个学习心态,即绿灯思维。那与之相反的就是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第二个心态:以慢为快。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国作战时,每到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巩固军事防御,不贪功,不激进,稳步向前,才取得最终的胜利,他总结出的作战方略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在学习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书山无捷径,事事要躬行。攻克自己的每一个困难,疑惑,知道了更要去践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事之前应该找到完成它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习也是一样。
学习方法1:反思。我相应包括我在内,还有很多小伙伴把反思和总结混为一谈。但总结终究不是反思。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能发现知识误区;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有用了起来。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也要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小事开始,深入突破。
学习方法2:以教为学。也许是因为岗位的原因,这也是我自己在践行的一点。而我也相信这也是公司高管们一直践行的。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断的在小大学院,在自己区域去教给他人。其实每一次的分享的谁收获最多?我还是那个答案,一定是站出来分享,以教为学的那个人。因为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因为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因为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
学习方法3:刻意练习。任何行业,任何专业领域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但是这个理论不全对。在什么情况下10000小时定律才能站住脚?关键在于受训者是否通过训练掌握了更高级的心理表征。只有掌握了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的突飞猛进。什么是高级的心理表征?能够时刻的去反思自己的操作,不要让自己达到满分的状态,因为让自己达到满分的状态之后就只能进行机械性的操作而很难再有突破的可能。每天只是在自己的舒适区去完成早已经没有丝毫挑战和乐趣的工作。
你只是在看,并没有在观察。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
第一个就是记录。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记录就只是简单的记录笔记。福尔摩斯说:你只是在看,并没有在观察。这句话稍微多品几下,就能琢磨出味道。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我们要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发生的,而不仅仅是时候自以为是的去解释为什么?
第二技巧是定期回顾。记忆是一方面,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时间的回顾能够与现有的知识产生新的链接,能够让自己更好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第三个技巧是付费购买。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联想起《企业大学从0到1》这本书中有说过:白给的不爱,便能更好的理解。付费购买,一个是信息的可信度,一个是心理因素,会更加珍惜一点点。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我想根本的原因就像书中提到的一样,有的人信奉的是整体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天赋,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难以改变。另外一类人信奉的是渐进理论,相信每个人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可以不断的成长进化,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