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73天。2020.11.21
今天参加社区活动,说到了社区工作人员非常辛苦,辖区居民的大情小事都“管”,只要有诉求,社区就得派工作人员一对一服务,若遇上不讲理的、胡搅蛮缠的、怨气戾气重的人,很是伤脑费神还不落好,说社区是一个“小政府”一点儿也不过。按照“没有一件事只有负向的意义”,其实这样经历也非常锻炼一个人能力,约人无数,才能增加识人本领,从五官长相,面部表情,以及语言表达、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就能八九不离十地看明白一个人。无独有偶,下午看《渡过》这本书,说到医生的诊断很关键,尤其是抑郁症80%被误诊或漏诊,这与医生的经验、患者的是否真实交代或淡化症状都有关系,但一个好医生,应该“能够辩识出病人的自述中哪些是夸大,哪些是掩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末节”。试想一个约病人无数的医生,在积累临床经验的过程中,会在心里面将病人进行分类,长期下来,就能找到一些规律,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直觉。当然这种“拿捏和准确的判断”不是一年两年见有限的几个病人就能达到的。想起来学员常常问刘老师咨询中的感觉,如沉默多久、共情度的把握等时,刘老师常常会如下回答“中餐大厨教做饭,经常会有这些词语出现,鸡精少许,盐若干,文火慢炖,翻炒几下出锅等。那么鸡精少许,这个少许是多少?盐若干,若干又是多少?文火慢炖,怎样的文火?有人说文火不就是文火吗?但是不同的灶即使都是文火也不一样,就是同一个灶的文,火锅的薄、厚、材质不一样做出了效果也不同。”(“”部分摘自刘友龙老师的分享内容)所以能根据食材的量,精确掌握这“少许”、“若干”的量是多少,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练就出自己的精准的“少许”和“若干”。咨询亦是如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约人无数、找一名师指路!即听说读写练,样样都要跟上,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师。想起参加了四次许老师督导,每次2个案例共8个,不论受督导者呈报什么样的案例,许老师都能迅速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指导,每次都被震到,许老师似乎拥有一座宝库,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喷出。我在想许老师之所以是许老师,与她“约人无数”一定相关。所以“约人无数”是成长的必须路径,希望自己也可以坚持走下去,能够约人无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