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孩子要身体好,必须养好脾胃。脾为中医五脏之一。脾与胃同受水谷,输布精微,为生命动力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学的脾除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外,还涉及到神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及输布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功能。饮食入胃,经小肠的进一步消化吸收,脾的转输作用,将水谷化为精微,上输于心肺,并经心肺输布全身。脾的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了物质基础,亦为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提供了充分的营养。
若脾气健运,则营养充足,脏腑功能旺盛,身体强健。
若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消瘦、倦怠乏力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理表现。因此,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称。

(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水入于胃,经脾转输作用上输于肺,经过肺的宣降作用,外达皮毛以润泽肌肤,化生汗液,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化生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脾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强盛,可以防止水液停滞,否则,就会导致水湿停留,产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而见腹泻、便溏、水肿的病理表现。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主升清:是指脾的生理特点而言。升,上升、输布和升举;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以及头目,并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其运化的特点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脾主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脾气的升举作用,可以维持内脏的相对恒定。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能够正常吸收和输布,且内脏不致下垂。
若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则水谷不化,气血生化乏源,而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便溏等症;或使脾气下陷,内脏下垂。

(4)主统血:统,即统摄、控制、约束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能够统摄、控制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的摄血来实现的。脾气充盛,不仅使气血生化有源,且能约束血液,使之行于脉管之内。
若脾气虚衰,统摄无权,则血溢脉外,即“脾不统血”,可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肌衄等症。

我们来看看小儿脾虚的身体外在表现:
❶鼻梁有青筋
❷脸色发黄
❸积食和内热 舌苔不正常(白厚、黄厚、地图舌、红舌、舌尖红两侧红)
❹睡觉流口水
❺身体发育不达标(身高与体重)
❻积食便秘(大便又粗又硬,如果为羊屎蛋样 说明更加严重)
❼腹泻 肠炎 湿热重
❽睡觉漏睛(眼睛闭不紧,有一条缝,特别是深度睡眠时)
❾睡姿凌乱(趴着睡、斜着睡、撅着屁股睡、睡觉来回翻腾)
❶⓿磨牙
❶❶挑食与厌食
❶❷夜里睡觉出汗多与白天同样条件下出汗比其他人多(盗汗与自汗)
❶❸体质差,免疫力低
❶❹感冒发烧,喉咙肿痛,扁桃体发炎等容易上火的表现。)

这一切脾虚症状,都可以从芳香小儿推拿开始调理,今天介绍健脾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停,病愈后再进行。精油使用分馏椰子油+乐活复方+乳香,稀释好按摩时备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