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题目把人都搞糊涂了,其实这是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和我心中所想的差别,我们常常面露轻松的对别人说“不在乎”,这样的一再强调其实正暴露了我们心中最在乎的事情,因为我们担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是个斤斤计较的小人,因为我们想在形式上与那些显得可笑的人划清界限,更深的其实是因为我们想对自己再三的强调别去在乎,因为太在乎而令自己难受。
正如之前我就做了一段时间自欺欺人的可笑之人。经历了半年的复习,我在九月份踏上了司法考试的考场,然后度过了漫长又转瞬即逝的两天,考完后大睡两日后我才试图去估计通过的可能性,很想去估分,却害怕自己吓自己,结果会令自己在十一月分数出来前都处于一种患得患失,心惊胆战的状态,毕竟是估分,对于结果的可预测性还是相当有限的,于是乎我一不做二不休决定LET IT GO,直接等待结果而不去猜测可能性。妈妈问过我通过的可能性,我说不知道,但是已经做好了来年再战的准备,现在担心也没用,尽人事,后只能等待,瞎操心没有用,所以选择不在乎。但是,真的能够不去在乎吗?
在这种“不在乎”的假相中我度过了一个月,期间说过多次的“不在乎”,在心中默念了多次的“不在乎”,但是反而发现自己越来越在乎。其实每一次在心里提及“不在乎”的时候,我的心里每一次都在加固对于这件事的印象,因为不在乎的对象和在乎的对象是唯一的,当我们自我强调这种态度的时,同时也在强调这件事在心中的地位,越渴望不在乎的我们其实正在越发的在乎。
其实这样的道理我们应该经常可见——对于爱情,无数的“情感专家”在答疑解惑时总是告诫人们要去淡忘,而淡忘的方法不是再三的告诉自己忘却,而是去寻找新的感情,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将情感转嫁,将情绪释放,加上时间的“助攻”,心里的枯木才能被新生的树苗所期待,随后焕发生机。新陈代谢才是遗忘的正确姿势。我们心中的“不在乎”也会在这样的随波逐流中,最终不识归期。
理论总丰满,实践却稍显骨感。面对一件自己为之奋斗过的事情,自己又怎能轻松的付之一笑呢?仰望那些对名誉和生命都能豁达的人,自己的内心却显得修炼得不够,但是相通了后也就释然了:既然真的在乎,又何苦自欺欺人,既然无法豁达,不如接受并承认。
既然在乎,就说“在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