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今天中午在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书法的一点感受!
我的书法历程:
小时候接触书法,但那时完全不感兴趣。在菲读大班时,我给她找书法老师,于是和她一起练习至今有9年了,在这9年时间里,平均每天至少1个小时左右写字。
即使我外出旅行,我也会带着笔墨。写字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我喜欢写字,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写得有多好,而是觉得写字的时候和自己的心在一起,那份宁静和安神和愉悦的独特感受是其它任何一件事都无法替代的。记得罗丹说过:“艺术其实就是感情”。
我的书法启蒙:
还是小学二三年级时,就有了书法这门课。那时的学习任务并不紧张,但我们班主任对于写字这件事看得却无比重要。
每天中午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别的班级孩子都在自由活动。而在我们班,你看到的永远是老师坐在讲台上,学生都在埋头练硬笔字。长期以来,这份埋怨不可少。但确实也看到了收获。
关于软笔,更可笑的是,我们的书法老师是一位年纪非常轻的男老师,对我们异常严厉加惩罚。如果我们写的不好,他会在我们的作业上打打圈圈并贴在我们脸上,这是何等的羞辱。
所以我的写字都是在痛苦的记忆中开始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记忆,在我以后的教书法生涯中,我把对孩子们的书法启蒙看得非常重要。我把培养孩子们对书法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
再次接触软笔书法,是在给菲找书法老师时遇到了我现在的书法老师。他不仅学术专业,教学还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我喜欢历史,喜欢听他讲文字的演变由来,喜欢看着他把一个个个字慢慢分解,就这样我再次重新从零开始,迈上了书法之路。
经常有人问我,你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写字,你学习书法为了什么?
我也会经常思考。
我并不是要成为字比别人好的人。
在我看来,书法是一种舞蹈,纸上的舞蹈,每一个笔画都是一种平衡。这种线条的柔美让我如痴如醉。
学习书法,也是一遍遍回顾历史。我每次临帖时,会努力熟悉书法家当时的场景,仿佛更能读懂他的文字了。
我喜欢练习瑜珈,它让我不断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书法,需要我屏息凝神,那份安静不懈的内心,也和瑜珈类似。
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什么时候会成为书法家啊?
其实这不是我的梦想。
很多人会对艺术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空虚的,不太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而我更多地是希望书法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在春天的时候去我们去桃园里写字,夏天的时候把字写在扇子上,秋天的时候写在落叶上,冬天的时候写福写对联。
参加过慈善拍卖会;德瑞姆校庆的时候展示书法;儿童福利院送福;好友迁居送字等等。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份爱心,是多么地幸福!







可是如何培养孩子们对书法的兴趣呢?
当孩子只是怀着“为了得到夸奖”或“不写好会被妈妈骂”这些外在动机来学习;那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为了喜欢去学”,“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去学”的内在动机就显得犹为重要。
如何让孩子发现汉字之美?又如何让孩子去具有欣赏美的能力?试想,孩子若不觉得这个字美在哪里,又如何去效仿?
1、书法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要让孩子们觉得会写书法是一件多么光荣,自豪的事啊!
2、让孩子了解书法的历史。
首先从甲骨文开始:
甲骨,把动物的骨骸,用毛笔沾上红颜料书写祈愿或祝祷的句子,然后硬物照着契刻下来。毛笔书写的部分是看不见的。
刻好卜辞的龟甲牛骨钻了细孔,放在火上炙烤,甲骨上出现裂纹,裂纹有长有短,用来判断吉凶,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

木牍首创了书写线条被保留的先例。把竹子剖开,刮去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书写错了,用刀削去上面薄薄一层,可以重复书写。

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
3、各个碑贴都有它的故事。如果能了解当时书法家书写的情境,临帖将会变得更有意义。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原来是隋文帝杨坚的避暑行宫“仁寿宫”,唐太宗重修而成新建筑。山有九重,宫殿也命名为“九成”。太宗在此地又发现甘泉,泉水味美如酒,称为“醴泉”。宫殿修成,太宗命魏徽撰文,欧阳询书石,刻碑留念,就是影响后世书法达一千多年的《九成宫醴泉铭》。当时欧阳询已七十四岁高龄。

《颜真卿勤礼碑》又称《勤礼碑》,是颜真卿年71岁,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立的墓碑。此碑为颜真卿亲自撰文,内容追述颜氏家族祖辈功德,并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

4、书法家们留下的帖,多是他们写给朋友的短信。因为信上的书法太美,看完后舍不得丢弃,存留下来,经过一代一代的临摹,变成练习书法的帖。
王羲之《奉橘帖》原来是三封信,经过“临”“摹”,被装裱在一起。
第一封信是给朋友的回信,报平安,被称为《平安帖》。 第二封信问朋友的身体好吗,被称为《何如帖》。 第三封是送橘子给朋友附带的便条,告诉朋友这300个橘子是霜没有打过的,很难得。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28个字只是记忆了南方某一个冬天大雪过后的放晴。
王献之《鸭头丸帖》,是传世名作,光是上面大大小小的帝王玉玺、收藏印记、名家题跋就够吓唬人。收藏在上海博物馆。里面只有十五个字。所谓的鸭头丸是一味药。
还有《地黄汤帖》,地黄汤也是一味药。
张旭《肚痛帖》,诙谐可爱。说突然肚子痛,痛到不能忍受,不知是冷还是热所致,取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怀素的《苦笋帖》连同姓名只个有14个字。是写给朋友的短信,告知笋和茶都极好,赶快来。

幸好有这样的帖这样的文体,使我们能在今天,还有书法家们平凡日常的生活可以记忆。
古人云:“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纵观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万千书家不但以书传世,更以德感人。
宋朝的苏轼,他同情劳动人民,洁身自好,揭露并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英雄岳飞所书作品雄浑、激昂,洋溢着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
孩子们入门,我总是建议他们先学颜体。颜体方正端庄,稳健厚重,正如颜真卿本人——刚正威武有气节的忠臣烈士!他的字中无不透出忠诚敦厚、坚强魂魄、雄健气势!我们不只是学习他的字,更是学习他的品格!
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也是自我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它启迪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5、课上用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去和孩子们讲述书法家们的故事。
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等等。
若是没有一定的古文知识,不了解书法家的写作意境;要如何才能把字写得生动具有灵性?
6、认识汉字的无穷魅力。
停:“人”和“亭”靠在一起。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人生的优劣,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劣”就是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就差、生来就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上帝是公平的,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舍,右边是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7、创造写字的氛围。
写字的时候可以放些轻松的音乐,或是孩子喜欢听的故事。不用太过于担心孩子边听故事会分神。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应该是放在第一位。
8、多鼓劲孩子。
我在写字的时候,经常会吸引孩子们,我也会把我写的字给孩子们看,她们虽然不会怎么写,但是会看,会告诉我哪里写的不好。我赞扬她们有发现美的眼光,有很独特的视角。
有时候我也会对她们说,这个字我怎么写都不好看,你能不能写给我看看,你发现孩子会很努力地想要把它写好。
9、建立孩子写字的档案,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10、可以变换学习的多样性:
除了描摹和临帖。还可以运用别的方法来学习写字。比如说,把字倒过来写。或者尝试用左手写字。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用左手来写自己的名字。孩子都惊呼大叫,不会写,很吃力。是啊,我们的左手根本就不听我们的使唤。
今年8月的时候,我右手被玻璃砸伤了,缝了五针。那一个月,我是每天用左手在写字。让我惊奇地是,我几乎从来没有用左手练过字,可是写出的字却也不难看。
我思考为什么。想了半天终于明白,原来我的左手虽然没写过字,但是我对写字的方法了然于心,而正是左手没有之前写字的不良记忆,它才能够听从指挥去写,只是缺少力度。

10、让孩子们去亲自体验书法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比如:写春节对联、参加慈善活动,参观家居书画装饰、了解书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等。

在我看来,学习书法有三个要点:
1、是要学会看。
大家都知道纪昌学箭的故事。眼睛的观察能力,是学习技能的第一步,它是通过眼和心来运作的。
卫夫人,她并没有书法真迹留下来。但她却教出了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王羲之。
她教王羲之点——高峰坠石。带到山上去感觉一下,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它虽是一个点,也是形状,是体积,是重量,也是速度。
她教“一”,把王羲之带到户外,在广大的平原上站着,凝视着地平线。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
她教“竖”,看“万岁枯藤”,在漫长岁月里长成的一根枯藤,顽强而有生命力,恰是书法中一条拉长的直线。
高峰坠石,理解了重量与速度。
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
万岁枯藤,知道了强韧的坚持。
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
卫夫人是书法老师,也是生命的老师。

2、大量的描摹。
通过描摹,去留意每一个字应该怎么样构造才能更完美。经过一段时间地积累,能将描摹过的一个个笔画慢慢地运用到自己的写字过程中,改变就在发生。
只有通过不断的描摹,才能改变原来的写字习惯,只有先做到形一样,才有可能做到不一样,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20161228书法学习的感受
3、是坚持不懈地练习。手的能力,没有速成。只能依靠每天坚持。
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练到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其实相比较学习各种乐器需要天赋,学写字,真的,只要有兴趣肯花时间谁都可以写好。
当然还要尊重孩子间的差异性。
兴奋型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傲慢不恭;活泼型的孩子热情积极,思维敏捷但缺乏忍耐和毅力;安静型的学生稳重踏实,遇事谨慎……写字时就能看到孩子们的个性,只有在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才能给以正确的引导。
菲和悦的写字经历。
菲在考完书法十级后,练习得很少。只有寒暑假才有时间多练习。今年暑假她描完了7米长卷颜勤礼碑。暑假之前,她对自己的字一直没有信心。练着练着,她对自己的硬笔很满意了,确实看她的笔记和试卷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有了书法特长,菲把作品参加学校义卖,慈善书画展。教室门口贴着她写的春联。去美国友好学校游学时还带去了福字和对联。



说说悦吧
她是个较敏感的孩子。总是任性而为,学校作业多,她自然不会好好写字。但她也喜欢练字,假期里,她一边描红一边听故事可以坐上半天不动。可是描摹的见效不大,因为她的作业上的字总看起来歪歪扭扭,连起码的端正都没有。
她有时也会写得很认真,但只是偶尔为之。悦老师非常注重写字,常以奖励小红花的形式鼓励她们把字写端正,她依然不为所动。
上周六晚上,不知道怎的,她非常认真地写了作业,那样端正的字是我以前没见过的,我大大表扬了她。

后来,我问她:
当我看到老师贴出来别的孩子端正的字,给你看时,你什么感觉?
她说不开心。
我又问她,你当时把字写得这么端正是怎么想的?
她说心情好呗。
那写完之后又是什么感受呢?
她说累死了。不过好吃惊啊,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又问她,你为什么喜欢练字呢?
她脱口而出说,写字,能让心安静下来。能让大脑思考。也能让心情愉快。
是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你,除非是你自己想改变
改变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不是在指责下发生。
可以买块小黑板让孩子练习用粉笔写字。
去悦学校上社团写字课,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被我请到在黑板上写字。甚至在课间休息时,她们征得我同意后都挤在黑板前写字。

我记得小时候,也常常把教室里地上的粉笔头捡回家。很想体验做老师的权威。可是没有黑板写哪里?那时练水泥地也没有。
我总是想出稀奇古怪的招,看到家里的衣柜是木门的,就有了主意。到现在我还印象深刻,放学后趁妈妈不在家,我和姐姐就偷偷在上面写字。
柜子门又老又旧,粉笔也很差,写的时候发出吱吱的响声,非常刺耳难听写。可那时候的我却非常享受,看到每一次提按、转折都那么立体和有骨力,无比欢喜。这就是粉笔字的独特之处。
每次写完还要忙着用湿抹布擦干净,绝对不能让妈妈看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