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育儿,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育儿,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作者: szrene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13:49 被阅读0次

朋友处转载过来。字字珠玑,孩子越大越觉得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就算这几年看的育儿书数量是以前十几二十年的总和,就算已经从育儿书看到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书,对孩子的教育仍然心里没底。他以后究竟会成为我想他成为的人还是他自己想成为的人?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尽人事,听天命……道理很多,焦虑难平。成长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育儿,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 王甘 2015-9-28 11:48:25

孩子的到来,拓宽了父母的生活领域,所以小孩子父母会有很多新鲜经验可以分享。在儿子小学二年级的主题班会上,我曾作为家长代表之一发言,说说孩子成长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事。我当时说的是:娃出生前,我不会放风筝;娃出生前,我不会抽陀螺;娃出生前,我买东西也不怎么会砍价;而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放风筝,抽陀螺,连买东西砍价,都有了很大进步!这发言还颇得家长的认同。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着迷于各种教育理念方法,亲身实践之余,也有不少言论要发。当年,我也写书写博,论坛座谈,期刊连载,分享亲子阅读、英语学习、奥尔夫音乐那些好玩的实践与体会。

可是,孩子进入少年期之后,写心得的激情似乎在减退。后来一问,原来不少大孩子妈都是跟我一样的感觉。例如兰天妈就说:“孩子越大,父母的新奇感慢慢消失,孩子也越来越独立,日子趋于平淡,就感觉没啥可写的了。”仔细想想,除了缺乏新鲜感,可能还因为,一路走来,有了一些新的反思和体悟,这些反思体悟,跟早年的体会相比,可分享的难度,越来越高。

首先,孩子越大,越感到教育虽然不可或缺,遗传与天性也非常重要。

在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概念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话语之前,我曾把敏感内向归因于教育环境。因此,让孩子从小就经风雨见世面,几天大就开始逛公园,童车里面看世界,哪儿人多往哪儿凑,希望他外向大胆。然而,当孩子年事渐长,慢慢地、渐渐地、一点点地表现出了HSP的种种特点时,我和爸爸只能惊异:天性,难违啊!

的确,孩子越小,对教育的信心越足;而孩子越大,对天性和遗传的认识越深。看有的“牛孩儿”爹妈被取经父母团团围住说不出什么体会,对认知发展有资深研究的人(如我的同事张教授)往往一针见血地指出:谈不出体会,不一定人家是保守。因为,孩子学得好,未必全是教得好,很可能只是生得好而已。

遗传与天性真的很重要。见过的孩子越多,对只凭个案下断言就越没底气。

那是不是教育就没有用了呢?倒也不见得。同样是勇武好战的个性,在良好教育环境里可能成为警察或消防员来为社会服务,在糟糕的环境中,却可能成为毒枭。只是,教育难以把一棵苹果的树苗,硬生生变成梨子。蒙特梭利所说的“孩子内在的发展程序表”,并不仅仅存在于幼年的敏感期里。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更像是一棵树。

既然遗传与天性也很重要,哪些归于天性,哪些归于教育,并没有明晰的区分,那谈起教育,真会觉得谈不出什么了。

谈不出什么,也是因为大孩子家长会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而不应该成为父母的成绩单。

这个话是容易说的,但是对从小到大争胜好强的人来说,要能做到,真是不易啊,尤其是对教育非常投入的父母。孩子做得好时,爹妈脸上有光;孩子稍有差池,爹妈先就无地自容。可是,人生之长,天下之大,值得处心积虑、时时处处都分出个高下吗?

因此大孩子家长会常劝身边朋友,如果尚未修炼出火眼金睛的判断力和八风不动的淡定心,为了家庭幸福心灵平静,干脆远离“晒牛娃”人群。也勿要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成绩单,为了攀比胜出,为了所谓出色成绩,剥夺孩子探索试错的权利。

谈不出什么,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做父母日久,方意识到,养育可能很少有万用良方。英文说,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有翻译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觉得没有翻译出原文强烈对比的味道,倒是亦舒说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更接近些。有些事物之利弊,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很难骤下结论,例如奥数,例如藤校。遗憾的是,这样的体悟,很可能不具备太高的传播性。传播性强的文字,往往斩钉截铁,或让人觉得痛快淋漓,或让人觉得这一招使出,天下无敌。可是,养育需要的是智慧,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平衡感。这样的东西或啰里啰嗦,或四平八稳,恐怕仅适于好友对坐,絮絮面谈而已。

于是,大孩子家长,就真说不出什么了。

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是可做的却不少。其实,孩子越大,共同成长的任务越多,不然,怎么跟日渐成长的孩子保持共同语言呢?除了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交流之外,当孩子长大,不再那么需要我们的时候,如能走出家庭的小天地,从更广阔的生活学习工作朋友当中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能使得孩子不仅仅把我们当作父母来亲近,还能当作一个不断追求成长的人来尊敬,那可能是比较理想的共同成长吧。

这个想法来自儿子最近送我的生日卡,他写的话让老妈泪光闪闪:One can hardly find a better mom or just a person in general.  来自青春期少年,这简直是无上的褒奖。

得,这回没有晒娃,好像是在晒妈。

相关文章

  • 育儿,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朋友处转载过来。字字珠玑,孩子越大越觉得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就算这几年看的育儿书数量是以前十几二十年的总和,就算已经...

  • 2017-05-25

    热恋、冷淡,无话可说、最后分手。

  • 在冷漠的都市里 讲最暖的故事 | 那那那娜的安美人

    有的人,曾经无话可说的,最后却是无话不说。 有的人,曾经无话不说的,最后却是无话可说。 人都是渺小的,故事或许永远...

  • 2018-02-22

    如果这就是生活,我无话可说。

  • 写在最后

    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 我无话可说 我真的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 我无话可说 我真的无话可说 放过 放过 放过 ...

  • 节选自《人民日报》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累的关系就是感觉话不投机,说得越多越费劲,最后只能无话可说。 其实,想让别人喜欢听你说...

  • 所谓孤独!

    所谓孤独就是, 有的人无话可说; ...

  • 以后常联系到再也不联系,都是因为时间和环境在作祟

    大家是否都有过一种经历,就是曾经很多无话不说的朋友,渐渐的到最后变成了无话可说,就像陈奕迅《最佳损友》里唱...

  • 令人受益的三种说话方式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累的关系就是感觉话不投机,说得越多越费劲,最后只能无话可说。 其实,想让别人喜欢听你说话,要先...

  • 39岁的霍思燕,被两个男人宠上了天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你们用了多久?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段感情,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从秒回你的信息,到最后的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最后就是无话可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v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