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杠杆原理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我来说,感觉科学这门学科好像离我挺远的,但是妈妈说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科学时时都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叔叔用一个木棍来撬一箱货物,在这木棍下方还垫了一块厚木块。只见叔叔轻易地就把货物给撬了起来,我就十分敬佩,也十分好奇。心想,那箱货物那么重,那位叔叔怎么能那么轻松地撬了起来,肯定有什么窍门。
带着思考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试一试。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慢慢给我找来两块砖块,一块垫在木棍下,一块放在地上,一开始,垫在底下的那块砖块离我的手很近,我试了一下,觉得这比原来物体的本身重多了。我想起那位叔叔撬货物的画面,发现那时候垫在底下的石头离货物很近,我想这会不会就是省力的窍门呢?我移好位置,发现果然轻了好多。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只好去问妈妈,妈妈让我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一下,先有自己的一个想法然后可以去求助于网络。
通过查找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这棍子叫撬棍。像撬棍这样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原来这就是杠杆原理。我恍然大悟,只要支点离阻力点越近,离用力点越远,这样撬起重物就方便多了。
妈妈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用品都是用到了杠杆原理:老虎钳、剪刀、黑桃夹、开瓶器等等。
科学真实太有趣了,穿越时空的长河,我仿佛听到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话: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如果有一根很长的棍子,如果确实能找到一个支点,如果地球到支点的距离很近很近,而阿基米德的用力点距离支点很远很远,总会有一个足够大的距离使阿基米德能用自己的力量撬动地球。
科学离我们不远,只要我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多思考,用心去观察,勤动手去做实验,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永远探索不完,永远新鲜有趣。
我爱科学,我爱科学小实验。
我是吴美嫺,我在贵州贵阳。
以上是美嫺和孩子的亲子习作,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