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连发出去了四篇稿件。第一个发的是一篇论文,我发给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邮箱,这是四月份写的,本打算再修改提升一下,但翻来覆去,无力改动,就发了。所以改稿子要趁热打铁,时间一久,心绪就变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篇发了一篇小小说,本打算发《小小说选刊》上去,打开网页一看,编辑部不要原创作品,而且提示,原创作品请发《百花园》,于是我发了《百花园》的邮箱。感觉题目还是不太好,朋友说内容思想都很好,让我一定投一下稿,投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不投,它永远都躺在黑暗的角落里,这不公平,既然写了,就该让它公布于世。
第三篇是给“大地文心“征文的负责人小杨重发游记散文《若羌游记》,这篇文章几经修改,我发现自己对写作的随性,真是写文章纯玩儿,全凭一时兴起,信马由缰。幸好在投稿截止日期前发现问题,还有机会纠正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四篇是散文作品《行走塔克拉玛干》,其实蓝本就是《若羌游记》。这是我今年七月底行走塔克拉玛干的收获之一,除了写这篇文章外,我第一次对楼兰残纸书法艺术有了深入了解,也对楼兰残纸样式的书法作品的进行了尝试性临摹。其实,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对西域文化了解的大门,米兰遗址,楼兰遗址,小河墓地,且末县的遗址群,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等等,仿佛是浮现在我眼前一个个西域灿烂文化的熣灿神秘的神话,他们在召唤着我,吸引着我走向他们。我想,对西域文化的关注,研究,传播,以后我会不遗余力。
昨天,在浏览多如牛毛的投稿信息中,我发现了《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的征稿信息,我想,《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要百花齐放,要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全国各个角落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大西北的新疆,作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南疆去年到今年开通的一条条的环线高速公路,太多的亮点需要展示出来,尤其是今年,新疆的对旅游,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度都是炙手可热,我何不投一下试试。于是坐下查资料、思考、修改了几个小时,等发走时,我已经腰酸背痛,两眼一片朦胧,差点站不起来,但心中轻松爽快,真想冲出房项,高声呐喊。有没有被采稿没关系,大胆地尝试投稿,原来也很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新鲜感,敢于挑战的刺激感。
我激动的在屋子里转了几圈,爬上窗台,身居二十二楼高层之上,探出上半身到窗外,举目四望,天空如一块深色幕布,群星斑斓,地上如一副画卷,万家灯火,天地相接,尽收眼底,一部大片在我眼前铺开来,像极了自己在影院看3D大片,夜风习习吹来,温柔中带着一丝香甜,他仿佛要挽起我的头发,亲吻我的脸颊……
梦里不知尚“静默”,一晌贪欢……
如此美妙的傍晚,不多矣。
也好,短暂的忘记了,那山水永不相逢的离别、从此可以尘封的忧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