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前,收到兄弟发来的微信:今天无意中找到的;下面配上一张照片,一张褶皱的纸条上写着几行文字——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词典里才有! 记住这个日子 ——08.3.21
当我刹那间看到这些文字,多么陌生生硬的字体,如果不是脑海里仅存的语言记忆,强迫我去招认它们,也是万万做不到的。08年3月21号,遥远的时间里,究竟承载多少记忆,而如今已是2017年。从那时到此刻,由不得要感慨时光飞逝,我们逐渐成长,好似愈加念旧,在回忆里才能体会曾经发生过的事,证明那时候的我们也曾刻骨铭心地走过。夜深明静,理理思绪,待青春年少的幼稚趣事爬上心头,像一壶老酒,日子愈久,味道更浓。
经过岁月的浸染,现在品味这句话,里面更增添了酸涩与无奈。想想也是好玩,毕竟年少轻狂,单纯着看待这个世界,只要“努力”便可脚踏五湖四海,走遍天下。不愿意当庸人。其实现在看,我觉得庸人挺好的,我现在就是,或者志向就是成为一个庸人,那又有什么错呢?当初想法里,“不是庸人”就是与众不同的人,和别人不一样的。
现在呢?平淡的生活中做个“庸人”,挺美的。
跑步刚回来,每次开跑卡在22:00这个最后的点,23:00之前回到宿舍。一般跑3—5公里,配速6分钟/KM。时间也就是25—35分钟。跑步间隙穿插俯卧撑、压腿、蛙跳等,权当放松舒缓筋骨。刚才跑了3公里,花了20分钟。速度比平时慢很多。我发现,只要有一天间隔没有坚持跑步运动,那么再次拾起来速度是上不来的。跑一会总得散步一段距离,预防岔气。这时候身体好似不是你自己的,沉重的步伐附着在路面,想提速,可是欲罢不能。耐心让身体预热起来,适应奔跑的节奏。在跑步结束,将腿交替搭在一米高地湖边围栏上,做2组压腿动作,每组30次。享受肌肉处在临界点的紧绷状态,这时候意识与非意识融入在大脑中,肌肉的刺痛酸涩的感觉,带来直接影响,“放弃”与“坚持”在脑海中盘旋,潜意识中理性思维“告诉”自己要再坚持一会,只要再几秒,就有突破了,就海阔天空了。可是似乎又有一个声音在说:你已经ok了。给我打了针慰藉心灵的吗啡,这样仅存的意识思维就处在放弃的边缘了。事后,等放下腿的刹那,后悔遗憾的情绪像涨潮的海水涌来......
无论怎样,跑步运功是有收获的。刚一边跑,我在寻思,今年跑步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准。我给自己定下1000公里的数据目标,这只是跑量上的积累。这是最起码的。如此算来,每个月有83公里的跑量。考虑每个月中,特殊的天气或是紧急的事务,除去5—10天时间,那么这样算来,每天至少要达到3.5—4.2公里里程。用数字来说话,显得亲切有趣,完成了,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至少明年,周年时刻,我会感激今年的自己,义无反顾实践自我。
关于2017,来谈谈读书。
对于阅读书籍,我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因为不喜欢看书,所以才看书,在此时此刻。
不明白我意思的人,可能会觉得做作。不喜欢还干嘛看书,闲得蛋疼哦。是不是没事找事干?!我是这样解释的,生活中接触各色人之后,我发觉自己欠缺太多太多,说话水准、做事方式、为人之道。本来事后认为自己是可以的,可是结果总是离心里的标尺差点,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这个意思。
咋办才好?书呗。欣赏毛爷爷的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其实按照我目前层次水转,“野蛮其体魄“应放在前面,递进关系。在身体强健后,精神面貌上才有质的提升。用李小龙的哲学观点理解,身体上得到全面淬炼,是为了从精神内核深刻地认识自己,探索自己,从而认识自我。
书籍是承载着知识的睡榻,而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都是意味着对自我的认知。看书便是如此。一直以为对自己的阅读水准以及阅读量深感惭愧。今年需强力改善现状,制定一套学习章程。
关于朋友。
昨晚接到桑妞电话,此刻他应该到达辽宁沿海了。昨晚准备离开天津港,前往下个港口卸货。得到他的讯息,下个航次温哥华,回来休假。此次主要商量老黄结婚的事,他在船上回不来,托我带礼,发过去老黄号码。时间紧,简短聊了近况,祝航安。
对于朋友总想多说几句,许久没联系,可是之间默契犹存,千里之外,神似咫尺之间,不说很多话,其实微微点头——你说的我懂得。浪漫温馨,你说恋人也罢,你说亲人也好,总之,“我”的心里有“你”。夫复何求?!
关于生活。
艾伦·沃茨在《禅之道》中讲了一个故事:蜈蚣过得很开心,一只癞蛤蟆想跟它开玩笑,说:“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哪只脚?”,这让蜈蚣开始了无尽的思考,最后它心烦意乱地躺在一条沟渠里,不知道该先迈哪只脚。
之前,喜欢用西方哲学来分析生活,得出生活的意义。现在回头看,这样停下来分析我正在做的事,会产生一种消极的状态,这是“身体的停滞”。如果生活处处如此,那么我的生活终将迷失在思想的迷宫里,最后连最简单的工作都无法完成。正如李小龙所说:“人们不会过由概念和科学定义的生活,为了达到生活的最高质量,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本身。”
生活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体验的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