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作者: 悦读阅笃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09:36 被阅读0次

老话说看史使人明智,历史如果写的生动有意思,还是会有蛮多人看的,比如这套明朝历史的书,算是开了通俗历史的先河。在史料基本可以采信的情况下,用同理心去体会古代人的选择和结局,能激发阅读兴趣,让更多的人不害怕历史的枯燥,主动拥抱历史,善哉。同样的,历史无信史,过去的事情,能摸清基本的脉络已颇为难得,不要幻想一切百分百还原,写历史的人,看历史的角度,看历史的人,都会影响历史记录的文字和理解。

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第一本:

此本讲朱元璋:一方面励志,作为白手起家的典型,这一路逆袭,还真不容易。另一方面思想障碍:不想受束缚直接砍掉丞相制度,结果文官集团宦官集团锦衣卫集团各个对皇权都是制约;不想有腐败直接锱铢必较并严刑峻法,结果养不活自己的官员腐败层出不穷,不腐败的官员一把年纪还只能自己劳作才能有衣食;杀人如麻,狡兔死走狗烹,能在四大案后依然硕果仅存的,真的是祖坟上冒天阳光而且冲天光柱的那种,最搞笑是前一秒还跪着受审后一秒上堂判案,人生跌落起伏好大一出戏。

连带着讲了朱允炆,印象最深刻是告诫武官不要让他背负杀害叔叔的罪过,说他天真还是说他仁慈?在皇权面前,连父子甚至母子都能相残,果然是没经历过血腥的温柔孩子啊。皇权不是过家家,成王败寇,即便是自家人,依然如此。

第二本:

朱棣的造反有种要做不做最后做成的味道,如果朱允炆选择的部队主帅靠谱一点,朱棣的造反还是不能成功,以朱允炆的性格至多边境多养一个庶人。朱棣打仗是有风帮忙,加上敌对方的猪队友一道勿使吾杀叔的护命金牌,加上敌对方不靠谱的主帅,让明明还在成长期的将领朱棣成为一代军事雄主。也正因为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各种担心、各种下西洋、各种四方来朝、各种修书永乐大典,国泰民安好一段时间。姑且不论皇帝本人心路历程是否舒适,对于老百姓,跟谁不是跟,重点是安居乐业。

姚广孝有意思,就是要造反,其他都不要,这种天生反骨,实在让人惊叹。也正是这种除了想造反其他啥都不要的态度,反而保全了自己,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叹息。临死前的请求,让我反思,一个人一辈子都知道自己的追求并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之后,会感叹追求之外的缺失,人,真难过一辈子。

朱祁镇,一个能以柔克刚的男人,一个即便是身处敌营依然能用个人魅力软化甚至赢得敌人尊重的男人,一个能拥有一个全心全意对自己的皇后的男人。作为能回归故国的俘虏皇帝,我暂时只联想到越王勾践,也实在是不容易。皇帝果然是个高危职业,但作为战俘的太上皇在面对将士对自己置之不理,大炮直接向着自己轰的情况,人生起伏几十载,挺难的。

朱祁钰,这是个不想当皇帝、害怕当皇帝、当了皇帝后想手握大权心狠手辣的皇帝。朱祁钰的皇位是在皇帝哥哥被俘虏、国家岌岌可危之时,亲眼见证了文臣骨子里的武将气质,甚至直接在朝堂上将人打死的情况下,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不容易。京城保卫战赢了,皇位巩固了,朱祁钰就千方百计不希望皇帝哥哥回归,可没人猜的透老天的安排,一个小人物三寸不烂之舌竟然不费一兵一卒一金一银带回了皇帝哥哥。为了自己皇位稳固,只能心狠手辣囚禁自己的哥哥,没有丝毫骨肉之情。好不容易让文官们接受自己的儿子取代哥哥的儿子做太子,还是没人猜的透的老天继续安排,正统非朱祁钰这一支脉,不过是李代桃僵,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太可怜了。

第三本:

朱见深,一个懦弱的人是如何让朝堂乌烟瘴气,后党、阉党、春党、仙党、混党,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出闹剧。毕竟上舞台折腾的人段位不高,所以只是一场混乱,漫天鸡毛。

朱佑樘,生于忧患却能选择宽恕,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高尚的人。小时候的经历让人感叹,人间还是有人性的光辉的,即便是在最混乱的时代。联想到双城记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是辩证法啊。手握大权却能选择宽恕、仁爱,只叹息,好人不长命。要不是朱佑樘承上启下的十年,估计明朝国祚没那么长,毕竟这个朝代,不靠谱的皇帝,真不是一般的多。

朱厚照,这位哥哥可以撑起一本书的篇幅,太好玩了,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能明辨是非的正常人,肆意妄为的皇帝。他脾气挺好的,即便大臣各种威逼利诱,反正他不听你的,但也不杀你。他总能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为了出关,算计好时间,躲着大臣;为了南巡,好不容易盼来了宁王叛乱,御驾亲征最后成了一路钓鱼,还顺带骗骗大臣:“你这么铺张浪费给我做饭吃,我就不吃了,你将饭菜折成银子给我罢。”这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和大臣做一个撒娇的动作,终身都在做这个动作,而且还留下了一个谜团给后世,他究竟是如何送命的。他会是一个好玩伴,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第四本:

能撑起一本书篇幅的朱厚照,果然占用两本书,是历史上排的上号的聪明皇帝。从普通藩王到皇帝龙门,对于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即便聪明,也是可怜。一当皇帝就不能认爹娘,刚到京城就不让走正门,大臣们油盐不进威逼利诱,直接造就了聪明皇帝的只相信自己。从夏言到严嵩,这是皇帝玩大臣;从严世蕃到徐阶,这是大臣玩皇帝。当然,徐阶也是从被玩好不容易才转化成玩。

中间穿插了沈直的海盗史,穿插了戚继光、徐炳、胡宗宪,果然上行下效,皇帝好玩,朝堂上好玩的人和事也少不了。嘉靖皇帝喜欢求仙问道,而且还被宫女无密谋但同举动的绞杀过,最开始还上朝做做皇帝样子,后期干脆不玩朝堂,开创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河。嘉靖皇帝的一生,是精彩纷呈的一生,如果不生在皇家,不做皇帝,估计也不会这么逍遥,毕竟没有皇帝的集权,想玩大点估计也玩不了多大。

第五本:

朱载垕,短命皇帝,但有隆庆新政。明朝的大臣们,虽然被朱元璋砍去了丞相,但文官集团的实力,不是盖的,知识分子的斗争,那能叫斗争吗?高拱、张居正,这文官的斗争,不是蝇营狗苟,胜似蝇营狗苟,其实蝇营狗苟是生活的常态,谁也不干净,谁也别逼急了。

当然,海青天出场了,在嘉靖年间,这位牛人就隆重登台,是个实诚人,也不算笨,可惜,是个不管规则不知变通之人。

万历皇帝,又是浓墨重彩的皇帝,一本书的篇幅绝对讲不完的。毕竟这是几十年不上朝,打破自家爷爷不上朝时间记录的皇帝,历史上牛逼轰轰的主。张居正作为帝师,虽然呼风唤雨几十年,可惜敌不过时间,毕竟已经长大的老虎,怎能一如既往同弱小时猫咪般温顺,大老虎是要亮爪子的。可惜了张居正那长子,在死后被清算中太过可怜,怎么说也曾是帝师的长子啊。好在万历皇帝也知道自己过分了,最后还是稍微让张居正家里人有点活路。

另外,有蛮多的篇幅在朝鲜打仗上,虽然说历史上对此记录着墨不多,原因是这场战争对明朝而言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打仗的军队才几千几万人,即便对手日本压上所有家当,即便参战国朝鲜是全境战争,但对明朝,还真不是啥事。记录这件事,对于抗日战争,还是有历史借鉴意义的,毕竟,有时候,爪子还是要亮的,有些人,不打不服,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第六本:

朱常洛,太可怜,生下来就地位低、待遇不好。一直被当成争国本的道具,却死活不让国本读书识字明理。好不容易当上太子,还被刺杀,而且刺客只是一农民,刺杀工具只是一普通木棒,刺杀手段是直接打过来,太没有技术含量,对不起皇太子的名号了吧。好不容易当上皇帝,放纵了一把,就被泻药折腾的三荤五素,最后一颗红丸直接上天。

朱由校,出名的木匠皇帝,最重要,可怜人朱常洛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也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就被妃子、太监、大臣们各种抢夺,因此这个皇帝,对皇帝该做的制衡皇权兴趣缺缺,反而对需要摒心静气的木匠活计心有所属。

本书的皇帝们都没有太大作为,所以此书重点是东三省守卫之道和大臣、太监、后妃的争斗之法。清朝起家甚是可疑,十三副遗甲,凭什么其他部落都各种被打压,就皇太极统一了女真?对于只抢劫不生产,甚至杀平民的游牧民族活法,极为不忿。即便生产力决定了游牧民族不可能有手工业、农业,但至少要保证普通老百姓有一个相关稳定的环境能安心生产啊。

至于朝堂,在这些个没有太多个人特色的皇帝统治的朝堂上,吵过来吵过去,只有一种感觉,菜市场吵架,看着窝心。知识分子之间的骂战,有时候也挺无聊、聒噪的。加上郑贵妃、李选侍,还有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一出好戏?不,一出怀戏,看不下去。尤其是最后东林党和魏忠贤的战斗,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也就算了,秀才们还自以为自己清洁,一副我就是要保留自己风骨给你看的架势,命都不要,风骨有用?

第七本:

要到最后了,老实说,挽大厦于将倾,不仅仅需要牛人,也需要大厦本身根基尚在气运犹存。历史进行到这里,明朝有这么多乌烟瘴气的皇帝反复折腾,大臣、妃子、太监们打打骂骂杀杀,国家经济拆了东墙补西墙,果然气数到了,捞不起了。

木匠皇帝挂了,崇祯皇帝姗姗来迟。费时费心韬光养晦,终于收拾了魏忠贤,但那又如何?朝堂上无可用之人,对外抵御没有足够经济支撑,整天就是内斗虚耗,聒噪的蚊虫反复嗡嗡,心烦意乱,皇帝果然不是个好活计。干活最多,没有夸奖和认可,所有事情只能自己扛,所有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天下百姓都是你的,扛着吧,君父皇帝,高危工种啊。

老百姓也不好过,宁为盛世狗,勿为乱世人,尤其是在朝代将倒之期。加在皇帝和老百姓之间的文武百官公卿贵族们,也不好过,随波逐流混着?血气方刚斗着?乱世,没有好过的。

最后,总结两点收笔。第一,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即便是万丈悬崖,我也能微笑上路,无所畏惧,信念,坚持,原则。第二,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对于历史人物,功过不看史,看人心,看己心。

相关文章

  • 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老话说看史使人明智,历史如果写的生动有意思,还是会有蛮多人看的,比如这套明朝历史的书,算是开了通俗历史的先河。在史...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最近在读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读的过程中颇有感触。 最大的感触是九本《明朝那些事儿》,看起来写...

  • 有感《明朝那些事儿》

    一个年轻的公务员能写出巨著《明朝那些事儿》,我还一直不当一回事,那时候还是2009年。直到上个月在二哥的强力...

  •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那时明月(本名石悦)写了一个大长篇,研究明史叫《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把大明王朝的正史野史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加上...

  •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今天,终于把《明朝那些事儿》看完了,看前面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自己像个纯粹的吃瓜看客,看到后面,则对那些不争气的官...

  •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好久好久没看书了,也好久没有一本书让我如此无法自拔了-《明朝那些事儿》。 现在已经记不得看的第一本小说叫什么名字了...

  •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终于看完了,这部N万字的宏伟之作。 忘记花了多长时间,但是多长时间都是值得的。 因为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历史...

  • 看《明朝那些事儿》

    今天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四本,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段历史,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当年明月的书,他讲的历史,像故事...

  • 看:明朝那些事儿

    不看《明朝那些事儿》是你人生经历中的一大损失;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只能慨叹相见恨晚....... 原来一直觉得历史...

  • 国无道,至死不变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从2017年的11月到2018年的5月,历时183天,我终于把《明朝那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u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