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在自己的吐槽文中说,“真希望自己不是这孩子的妈妈。”
奇怪的一句话,对吗?
她描述了孩子对自己的“恶言恶语”和行为。我并不想复述那些话,因为不太好听。
文章评论区,各种留言都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想说的是,这位妈妈只是在自己情绪极度低迷时,找无人认识的树洞、一个途径,宣泄一下而已。无需太诧异。一吐为快后,妈妈还会是妈妈,因为母性是女人的天性。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界,没有母亲不爱自己孩子的。同样,也没有孩子会不爱自己的妈妈。
记得很久前,看过一个节目。邀约了大约十位妈妈,带着各自5-12岁的孩子参加一个互动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孩子们在一些特定的很放松的场所中,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有的孩子在聚精会神的看喜欢的书,有的在兴致勃勃的玩拼图游戏,还有的吃好吃的零食。
在这个场景中,还有一个身影,某个亲和力强的姐姐或阿姨也在。合适的时机下,这个姐姐或阿姨会时不时的和孩子聊着天。
其中,都会问到孩子们这样两个问题,你爱妈妈吗?如果给妈妈打分你给妈妈几分?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孩子的答案都一致:我爱我妈妈!很多孩子还会再加上一句,我妈妈也爱我。
本以为第二个问题是0-10分的打分,我没想到的是,这第二个问题无论是最小的那个孩子,还是最大的孩子,答案又是一样的:我给我妈妈10分。
10分是满分!
镜头一转,再看妈妈们给自己孩子们打分,5分,6分,7分,8分……,最少分4分,最高分9分。
这个结果让人深思。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们真的是很辛苦,可能很多时候还会对顽皮的孩子不耐烦批评斥责,甚至不排除上手行为。可这些孩子们没有记怀,仍然满腔的爱,以满分相待自己的妈妈。
反观妈妈们却不是这样。对孩子,多高期待,有挑剔,怀不满。
孩子其实比我以为的更爱我!
试想一下,如果我的孩子,一直“望母成凤”的对待我,我会是什么感受?
这位吐槽的妈妈,可能还没能理顺亲子关系,以为自己拼命努力赚钱,尽可能给到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可是却没能真正理解到,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特别是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孩子。
所有叛逆行为的背后,是因为孩子认为: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乎、不爱我。孩子在用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心理、行为“找回爱”!
学会听孩子语言、行为背后的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2622/8ee47730939a94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2622/52eab9d63e6f4b1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