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123 阅读课课例——历险与成长《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

20220123 阅读课课例——历险与成长《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2-01-23 20:01 被阅读0次

王崧舟老师跟学生聊《西游记》,有名师优课网络学院倾情奉献,非常荣幸能够学习到。下面是这节课的课例,分享大家,仅供学习。因个人能力有限,如有:整理不全面、理解有偏差等方面,敬请谅解!

一.导入

师:听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你的脑海中会冒出哪些画面?

生1:取经结束的故事

生2:孙悟空打妖怪

师追问:打什么妖怪?

生2:金角、银角大王

生3:孙悟空从一个石猴不招人,待见到斗战胜佛

生4:孙悟空到龙宫挑兵器

设计意图(个人猜测):

让学生重温《西游记》的经典情节、人物、故事,快速唤起阅读记忆,为下面聊书做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大多数孩子参与进来。

二.热身练习:

西游记大神知多少?

这模块用了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抢答、竞猜、分享、交流,再读《西游记》。

1.孙悟空的个性

问题1

ppt出示提出问题

学生抢答

公布答案

师生交流

这一部分,师生分析为什么是孙悟空会说这样的话。

牛魔王:

虽然和孙悟空是拜把子兄弟,而且本领在孙悟空之上,脾气也倔,性格同样是无法无天,但他有心无胆,不会说这样的话。

二郎神:

本领不在孙悟空之下,曾经生擒孙悟空。但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不会造反。

猪八戒:

很贪,贪财,贪色,也贪官。但他只关心眼前的小事儿,不会有这样的“远大”理想。

孙悟空:

艺高人胆大,他占全了,而且他无法无天。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足为奇,如果为他设计一张名片,体现他的性格,这句话出现在封面上是最贴切的。

2.孙悟空的名号

一部《西游记》所有的秘密都藏在孙悟空的6个名号里。

问题2

学生说答案,并说出依据。

师生、生生交流。

每个名号得来的原因,小故事。

3.孙悟空的器物

问题3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自己消失的。

老师让学生再阅读,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设计意图(个人猜测):

这一部分以三个问题,但问题会引导师生关注到背后的情节,所以是串起了这本书的情节。

因为,这本小说孩子们感兴趣的也是情节,所以,很有必要聊一聊。

二.什么角度读西游记?

1.认识角度

师:什么是角度?

生:方法 ,观点, 方面,看法

师: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里面有涉及到神、妖魔、道教、佛教等;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政治小说,作者是想借西游记来揭示明朝政治制度的腐败,揭示社会的黑暗。这就是阅读的角度。

2.我们该从哪个角度读西游记?

生1:从写作的角度。因为我们可以获得写作方法,学习如何写作。

生2:从人物品质角度。可以分辨好的坏的,对我们自己是有滋养和警醒的作用。

生3:从写作的目的和意图的角度。这本书里很多地方是借物喻人,可以揣测对比现实生活。

生4:从人物视角。孙悟空取经路上自己的修行。从佛教的角度,唐僧能抵抗住七情六欲,体现一个佛的尊上和清高。

师:你们启发了老师,我想到了一个角度,把你们刚才说的差不多都囊括进去了,那就是人物的“人格成长”。

《西游记》里有800多个人物,我们要确定一个主人公——孙悟空。

2.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要想讨论人物,成长。离不开“脚手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给孙悟空找一个脚手架。

人格发展理论

老师简介,弗洛伊德以及“人格发展理论”。

3.孙悟空的成长三阶段

本我阶段性格:争强好胜,率真任性

学生聊孙悟空“本我阶段”做的事情,他无法无天、快乐自在、随心随意。

孙悟空的自我阶段:

重点说孙悟空的三次出走,也是三次成长。

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这三次离走的原因、经过、结果。见证孙悟空的“自我”的逐渐强大。

孙悟空的超我阶段:成恶扬善,心怀悲悯。

从他解决凤仙郡的问题,可以看出他在不断成熟。

最后:出示孙悟空人格成长过程

设计意图(个人猜测):

这一部分抓取了“人物”来交流“成长的话题”,抓住孙悟空的“三个我”,孩子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成长过程,也是孩子们自己的成长过程。

立意高远,视野广阔,起到了提纲携领的作用。

像他讲座中说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虽然这本小说可以分析的地方有很多,但是他抓住了成长这个主题来聊,“挖一口深井”,也是特别值得学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123 阅读课课例——历险与成长《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zm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