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组织看了一部电影,《文朝荣》,很小众的电影,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的村长带领大家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故事。本人想来对这种宣扬个人精神,圣人情怀的电影不感兴趣,公司组织又不好不去,只能忍着看了这部电影。
由于本人对于这些个圣人电影真的不是特别感冒,所以整场下来是坐立难安,看着电影里主角海雀村的书记文朝荣做那些无私奉献事情的时候,本人心里很别扭,说不上来的一种感觉,好像是在吃醋,又好像实在嫉妒,最终恼羞成怒自己别过头去不看。
电影里大概有两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第一个是,海雀村的小学屋顶塌了,那个年代的海雀村就像小品演得那样,小偷来转一圈都要留点东西,但是文朝荣为了能够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把自己家里的牛给卖了,那个年代牛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农民耕地全靠它,所以文朝荣甚至求自己的儿女和妻子把牛买了,换钱修学校。
第二的情节是,因为贵州是喀斯特地貌,有多山,所以海雀村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经常发生泥石流。文朝荣很有远见的发动大家种树,一次种树的时候,其中一个来帮忙的小学生饿晕了,文朝荣看见了把自己家的积攒的鸡蛋全部煮了给村民们吃,而这个是留给他大女儿坐月子用的,后来这些村名们知道后,都十分感动。他女儿顺利生产后,屋门外的树上系满了红绳,而这,是当地最好的祝福。
看到这两个片段是我一直在想,人怎么能做到这样无私呢,为了大家的生活,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家人的生活,我有些想不通,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自保好像成为了我们处事的第一法则,而我们也习惯了这样,并不因为自保而感到羞愧。
物以稀为贵,这样的人才会被拿来纪念吧
网友评论